文档详情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紫椴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指纹图谱构建.pdf

发布:2025-04-17约5.85万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47卷第3期北京林业大学学报Vol.47,No.3

2025年3月JOURNALOFBEIJINGFORESTRYUNIVERSITYMar.,2025

DOI:10.12171/j.1000−1522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紫椴遗传多样性分析和

指纹图谱构建

12

高磊刘丹

(1.聊城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山东聊城252000;2.山东省林草种质资源中心,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目的】紫椴是重要的经济树种和国家重点保护的濒危树种,基于SSR分子标记,分析不同种源紫椴遗传多样性,构

建指纹图谱,旨在为紫椴居群的保护、全国紫椴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以及资源库建设提供参照。【方法】从国内5个省

11个市采集16个种源的173份紫椴样品,采用SSR分子标记进行PCR扩增,分析紫椴的遗传多样性;利用分子方差分

析和种群聚类分析探究居群间的遗传分化;根据筛选的引物构建紫椴的指纹图谱。【结果】(1)从12组引物中筛选出了

8组表现出高度多态性和良好重复性的引物,这些引物总共识别出101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多态性位点上分布有

12.6个等位基因。多态信息含量在不同位点间的变动区间为0.506~0.897,平均值达到0.739。(2)仅需4对引物(C110、

C840、D150、TC5)即可有效区分所有紫椴个体,并构建紫椴指纹图谱。(3)紫椴种源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有效等位基

因数为4.937,Shannon’s信息指数达到1.777,Nei’s基因多样性则为0.771。(4)分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91%的遗传变

异来源于紫椴群体内。(5)根据遗传距离构建进化树,将16个种源划分为5个亚类,多数地理距离较近的种源聚到一

起,表现出较相近的遗传关系。【结论】紫椴群体总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遗传分化处于中等水平,群体内遗传变异占

主导地位。16个居群中,吉林省汪清种源(JWQ3)、黑龙江种源(HDN7、HDN8、HDN9)和河北承德市种源(HCD15)遗传

多样性水平低,应进行原地保护,重点持续关注;种群JWQ2、JWQ4、JHL5、HNA10、LDD12和LFX13等的遗传多样性

水平较高,可重点收集资源和保存培育。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中国紫椴的居群分布、进化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紫椴;SSR标记;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DNA指纹图谱;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S792.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1522(2025)03−0028−10

引文格式:高磊,刘丹.基于SSR分子标记的紫椴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指纹图谱构建[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5,47(3):

28−37.GaoLei,LiuDan.GeneticdiversityanalysisandfingerprintmappingconstructionofTiliaamurensisbasedonSSR

molecularmarkers[J].JournalofBeijingForestryUniversity,2025,47(3):28−37.

Geneticd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