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论】新历史主义解读学习资料.doc
【内容提要】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传播了它所创作的那个时代占主导地位的自我奋斗者的话语:美国任何贫穷的男孩,只要他有良好的个人品质,就都能够到达经济世界的顶峰。同时,《了不起的盖茨比》包含自我奋斗者话语中的一个核心矛盾:自我奋斗者的话语声称向所有有抱负和毅力的人打开美国历史的史册,使其“榜上有名”,然而同时却弥漫着“逃逸”历史、超越时间、地点和人类局限等历史现实的欲望。
FitzgeraldsnovelTheGreatGatsbyspreadsthedominantdiscourseoftheselfmademenoftheperiodtowhichthenovelwasrelated.ThediscoursewasthatanypoorboyinUSA,ifhehadgoodpersonalquality,couldgrowupanddevelopintoacrucialroleinthefinancialworld.Atthesametime,akeycontradictionofselfmademansdiscoursewasalsomentionedinFitzgeraldsnovelTheGreatGatsby.Thecontradictionwasconsistedofspreadingadesireforescapingfromhistoryandexceedingrealities(time,placeandhumanbeingslimitation)andgivingapromiseofbeingrememberedandadmiredbyalltheotherAmericanstothosewhohadambitionsandperseverance.
【日期】2008-10-22
【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新历史主义/自我奋斗者TheGreatGatsby/NewHistoricism/SelfMadeMan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3555(2009)05-0106-06
DOI:10.3875/j.issn.1674-3555.2009.05.017本文的PDF文件可以从xuebao.wzu.edu.cn获得
近年来,国内对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研究多从传统的历史主义来分析,从而使文学本身被边缘化[1];或者用新批评的方法从文本内部着手,完全把文本压缩在一个超越历史的无限的时间维度[2]。本文以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晚期的新历史主义批评方式,试图赋予文本与文本所产生的历史语境同样重要的地位,探析《了不起的盖茨比》是如何塑造它所创作的那个时代的历史语境,同时又是如何被那个历史语境所塑造。
一、白手起家者的神话
从1865年国内战争结束到1929年股票市场崩溃期间,美国由于领土扩张及在工业上的发展,创造了许多私人财富,导致那时普遍相信:任何一个贫穷的年轻人,只要有良好的个人品质就都能够成功。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出版于这一期间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1925)也打上了这种信仰的烙印。
从1890年到1922年,盖茨比生活的时代,解释贫穷的男孩如何能跻身巨富的称为“成功指南”的书极其盛行。奥斯汀·毕尔包尔的书《如何通向成功》是有代表性的例子,它对那些渴望自我奋斗的人给出了如下的建议:努力工作,有明确的目标,抓住机遇,不因循守旧,坚持不懈,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避免喝酒。毕尔包尔提到,穷小子比富公子有优势,因为他们很年轻的时候就投身于艰苦的工作,并为满足物质上的需要而奋斗;相反,许多有钱的年轻人逃避艰辛的工作,把精力集中在如时尚、礼仪等非实质的目标上,因此有时他们不能增加、甚至不能保住继承的财富[3]。另外,在类似的出版物中,这些被赞颂的品质还包括储蓄的重要性,避免抽烟、讲粗话、结交坏伙伴等懒怠的行为。总而言之,上进的年轻人被建议要避免任何浪费时间、花费金钱、损害健康和声誉的行为。帮助父母干活也被认为是年轻男孩养成勤勉和进取品格的一种好方法,而这种品格对他以后的人生将有极大的益处。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在乡村尤其是在农场度过少年时代要比在城市里好[4]。
杰伊·盖茨比在许多方面符合这种形象。他生于贫穷的“庄稼人”家庭[5]81,在明尼苏达乡村度过少年时代。在《牛仔卡西迪》的封底上,在他的富兰克林式的时间表下面写着的他少年时代的“个人决心”[5]143,看起来像是一本迷你型的成功指南。
盖茨比体形挺拔,经常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