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语文议论文专题3.5 议论文比兴法开头(教师版).pdf
2025高中作文写作秘籍之
议论文比兴法开头技巧
(教师版)
壹.
何为比兴法
比兴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
咏之辞也”。通俗地讲,比就是比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
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比与兴是古代诗歌创作的两种基本方
法,它们是类比联想思维的产物。当以兴为主,兼有比喻作用,就合指比兴手法,而大部分的“兴”兼
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所以后来“比兴”二字常联用,专用以指诗有寄托之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集,其中赋、比、兴是其的写作手法
议论文比兴法开头,就是取法于此。议论文中的比兴法是一种经常使用的修辞手法,它通过将两个
或多个事物进行类比,以此来表达作者的观点或情感。在议论文中,比兴法的开头可以有效地吸引读者
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思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作者的观点。
具体来讲,议论文中的比是以其他的事物来作类比,兴是从其他事物过渡到主题上来,引起的所咏
之物,它可以是另一个事物,也可以是一个事例。在真正说出想说的话之前,先说其他事物,是为起兴,
如果兼有比喻,是为比兴。这类文章的开头,作者常常从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写起,花鸟鱼虫、飞禽走
兽,无所不包,化理为形,化虚为实,用形象包蕴思想,同时又大于思想,读来使人口舌生香,回味无
穷。
简言之,议论文比兴开头法大体=自然万物类比+点题句
例如以“奉献”和“感恩”为话题,用比兴法开头,简单举例如下:
示例1.白云奉献给蓝天,江河奉献给海洋,我愿意为你而奉献,我的祖国
示例2.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娘,我感恩您们,我的父母!
示例3.感恩之心就像春雨一样,滋润着万物的生长。同样,我们的感恩之心也滋养着我们的成长和
发展。
上述的3例,紫色加粗部分,就是以自然万物类比的比兴句,红色部分就是点题句。
贰.
比兴与比喻的区别
比兴与比喻的区别,首先从修辞本身来看,广义上讲,比兴是起兴和比喻的合称,包括起兴和比
喻这2种修辞手法的单独使用,当然主要指的还是以兴为主,兼有比喻这种情况,这合指为比兴手法。
而比喻只是单纯的一种修辞手法。即广义上讲,比兴它可以是单纯的起兴,单纯的比喻和比兴兼而有之,
而比喻就只是单纯的比喻,所以比兴概念大于比喻,前者包含了后者,它们是包含与被包含关系。
其次,从修辞的作用和目的讲,比兴手法通常是通过描述自然万物来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感受,形象
生动是它的附加作用。它更注重的是通过起兴,兼有比喻的方式,将自然万物与人的情感或主题联系起
来,从而传达出一种感性的表达方式。它通过这种感性的表达方式,以此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发读
者联想,并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例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首诗中,
通过描述雎鸠鸟的叫声和河之洲的景象,引发读者联想,从而引出了君子淑女的爱情主题,从而表达了
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主要目的是引发联想和感受,形象生动是附加。
而比喻手法则注重的是通过寻找相似点,将两个不同的事物或概念联系起来,通常是通过将抽象
的概念或观点与具体的事物或形象进行比较,化抽象为生动,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所描述的事物或
概念。比喻手法的目的是为了让读者能够通过熟悉的事物或概念来更好地理解不熟悉的事物或概念,化
抽象为生动。例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中,诗人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来比喻雪花飘落的景象,从而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了冬季雪花的美丽和壮观,它的目的不是引发读者联
想,而是形象生动地写出一夜之间,雪花飘落的景象
总的来说,比兴手法注重的是通过引发联想,来表达情感和主题,这是它的主要目的,而形象生动
是附加。比喻手法注重的是形象生地具体,是化抽象为生动,更好地表达事物形象。
例如我们以“坚持不懈”为主题,用比喻法和比兴法来分别各写两个开头。
比喻1:我们恰如刀刃,可能开始是钝拙的,但是只要坚持不懈,坚持在磨刀石上磨砺,我们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