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容器识别检测技能实训.docx

发布:2025-04-14约1.69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电容器识别检测技能实训

1.实训目的

熟悉电容器的功能特点,建立电容器的检测思路及检测流程,重点掌握对不同种类电容器的识别及电容量、耐压值的判读,能够使用万用表对不同种类电容器的性能质量进行初步检测。

2.实训器材

(1)指针式万用表一块。

(2)数字式万用表一块。

(3)各种类型电容器若干。

3.实训内容与步骤

任务1电容器类型识别(目测)

根据电容器的外形及本体上的型号参数标识,对混装的不同类型电容器进行分检,并在表中记录分拣后电容的类型、标称容量、工作电压。对有极性的电容器,要同时判别出它的正负极。

【要点提示】

电解电容器通常采用以下方式来表示引脚的极性:采用长短不同的引脚来表示引脚极性,通常长的引脚为正极;采用不同的端头形状来表示引脚的极性,这种方式应用在两根引脚轴向分布的电解电容器中;用符号标出负极。

任务2用数字万用表直接测量电容量

测量时可将已放电的电容两只引脚直接插入面板上的Cx插孔,选取适当的量程后即可读取LCD显示的数据。量程的选择:2000p挡,宜于测量小于2000pF的电容;20n挡,宜于测量2000pF~20nF之间的电容;200n挡,宜于测量20~200nF之间的电容;2μ挡,宜于测量200nF~2μF之间的电容;20μ挡,宜于测量2~20μF之间的电容。

【操作步骤】

(1)打开数字万用表的电源开关,根据所测电容的标称容量选择适当量程。

(2)将待测电容器插入电容测试插孔。测量电解电容器时需要注意,电容器正极插入标有“+”符号的孔中,电容器负极插入标有“-”符号的孔中。

(3)读取LCD显示的数据。

(1)如果被测电容短路或容量超过万用表的最大量程时,LCD显示屏将显示“1”或“OL”。

(2)所测电容在测试前必须全部充分放电。

(3)当测量在线电容时,必须将电路电源切断,并将被测电容充分放电。

(4)有些数字表虽然有测量电容功能,但没有专门的测试插孔,仍然采用表笔接触电容器引脚的方法;如果被测电容为有极性电容器,应将红表笔接电容器正极。

(5)测量大容量电容时需要较长时间,在100μF量程挡约为15s。

任务3用指针式万用表检测电容器

【操作步骤】

(1)漏电电阻的测量。

①将指针式万用表调到欧姆挡,选择量程为R×10k或R×1k挡(视电容器的容量而定),然后用两表笔分别接触电容器的两根引脚,表针首先朝顺时针方向(向右)摆动,然后又慢慢地向左回归至“∞”位置的附近,此过程为电容器的充电过程。

②当表针静止时,观察其所指的电阻值。该值既为电容器的漏电电阻(R)。在测量中如表针距“∞”较远,表明电容器漏电严重,不能使用。有的电容器在测漏电电阻时,表针退回到无穷大位置时,又顺时针摆动,这表明电容器漏电更严重。一般要求漏电电阻R≥500kΩ,否则不能使用,如下图:

(2)若表针向右摆动一个很大的角度,且停在那里不动(即没有回归现象),说明电容器已被击穿或严重漏电,如下图:

(3)电解电容的引脚极性判断。

用指针式万用表测量电解电容器的漏电电阻,并记下这个阻值的大小,然后将红、黑表笔对调再测电容器的漏电电阻,将两次所测得的阻值进行对比,漏电电阻小的一次,黑表笔所接触的是负极。

【实训记录】

将测量结果填入表中:

【要点提示】

(1)对于电容量小于5000pF的电容器,一般万用表难以测得其漏电阻。

(2)在检测大电容(如电解电容器时),由于其电容量大,充电时间长,所以当测量电解电容器时,要

根据电容器容量的大小,适当选择量程,电容量越小,量程R越要放小,否则就会把电容器的充电误认为击穿。

(3)检测容量小于6800pF的电容器时,由于容量太小,充电时间很短,充电电流很小,万用表检测时无法看到表针的偏转,所以此时只能检测电容器是否存在漏电故障,而不能判断它是否开路,即在检测这类小电容器时,表针应不偏,若偏转了一个较大角度,说明电容器漏电或击穿。关于这类小电容器是否存在开路故障,用这种方法是无法检测到的。可采用代替检查法,或用具有测量电容功能的数字万用表来测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