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讲解.ppt
第3课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二、第一部国家根本大法的颁布 《1954宪法》 时间:1954 地位: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三、三大改造(1953-1956) 1.改造的内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 *1949年中国现代工业产值只占17%,几无重工业,农业和手工业占83%左右 *天灾战乱造成灾民达4千万人,城市失业工人达4百万人。 项目 全国总产量 比历史最高年产量下降 工业生产 50% 农业生产 25% 粮 1.1亿吨 27% 棉花 44.4万吨 49% 钢 15.8万吨 83% 煤 0.32亿吨 48% 1949年国民经济情况简表 中国 (1952年产量) 美国
2017-02-13 约小于1千字 18页 立即下载
-
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docx
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为:(答案在第2页)
答案解析: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2025-04-15 约小于1千字 2页 立即下载
-
新民主主义的崛起.pptx
图中的人物分别是谁?他们分别领导了什么革命或运动?结果怎样?能得出怎么样的启示?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9;五四风雷;2;2.经过;3.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定义;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 “必如此,才能养成少数极觉悟极有组织的知识分子,适应战争时代及诺大的改造事业。” —— 毛泽东;北京;1.成立的历史条件:;2.中国共产党诞生标志——中共一大 召开;3.成立的意义:;中共二大;
工人运动:
(1)党领导工人运动的最高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2)第一次工运高潮:1922年,以香港
2023-08-29 约小于1千字 29页 立即下载
-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doc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错误?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时期,是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准备阶段。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的社会性质。
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合信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形成分并存的制度,国营经济居于领导地位:在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2)?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无论是经济领域还是政治领域,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因素,他们
2020-04-22 约1.95千字 2页 立即下载
-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课件.ppt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理论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提出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 1949年————1956年————今 新民主主义社会 一个过渡性社会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 (一)新民主主义
2017-11-28 约2.31千字 21页 立即下载
-
新民主主义与社会发展的心得体会.docx
新民主主义与社会发展的心得体会
新民主主义作为一个重要的政治概念和实践理论,在我参与的学习和讨论中,逐渐展现出其深刻的内涵与影响力。新民主主义不仅是中国革命的重要阶段,更是对社会发展路径的探索与思考。通过对这一理论的学习,我对新民主主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新民主主义的核心在于其对不同社会阶层的包容性,强调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等不同阶层共同参与国家建设。这一理论的提出,源于对中国社会历史和现实的深刻分析。中国的社会结构复杂,各阶层的利益诉求不同,唯有通过新民主主义的方式,才能实现各阶层的团结与合作,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这样的认识让我意识到,社会发展并非单一的过程,而是
2025-03-22 约1.22千字 3页 立即下载
-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是.docx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是
A.资产阶级专政
B.无产阶级专政
C.农民民主专政
D.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正确答案为:(答案在第2页)
答案:D
2025-04-14 约字 2页 立即下载
-
2019年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十单元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 主义社会的过渡(共).pptx
知识清单考点一????新中国民主制度的确立与外交成就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1949年9月,北平。背景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开始筹建新中国的工作主要内容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具有① 临时宪法的性质;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意义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举行,新中国诞生;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1)发展: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
2019-11-28 约5.79千字 27页 立即下载
-
毛概社会主义社会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关系讲解.ppt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新民主主义社会 总结 (1)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阶段,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任务,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革命。 (2) 同时,两者又是紧密衔接的两个阶段。中国革命将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而不经过资本主义阶段。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3) 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只有认清两者的区别,同时认清两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两种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社会形态。 * * * * * * * 制作:张译心 刘笑蒙 彭志 高然 01 社会性质
2016-03-21 约2.4千字 16页 立即下载
-
新民主主义社会及社会主义建设相关理论知识试卷.docx
新民主主义社会及社会主义建设相关理论知识试卷
1.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初步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B.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正确答案)
C.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D.进一步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2.党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指导思想的会议是在()
A.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中共七大(正确答案)
D.中共八大
3.中国革命的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是()
A.帝国主义(正确答案)
B.封建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
D.民族资本主义
4.新民主主义社会是()
A.独立的社会形态
B.半社会主义
C.过渡性质的社会(正确答案)
D
2025-03-22 约2.36千字 9页 立即下载
-
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期是指.docx
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期是指
A.1949年10月----1952年12月
B.1949年10月----1956年12月
C.1957年1月----1966年4月
D.1953年1月----1956年12月
正确答案为:(答案在第2页)
答案:B
2025-04-17 约字 2页 立即下载
-
新民主主义时期和社会主义初期不同点.pptx
新民主主义时期和社会主义初期的不同;猜一猜想一想;新民主主义时期;社会主义初期;;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是为了把中国建设成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做物质准备,其性质都是过渡性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对新民主主义社会被否定后建立起来的僵化社会主义模式的再次否定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合乎逻辑的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是在完成新民主主义社会由于时间过短未完成的任务。
;1、社会性质
2、阶级构成
3、政党制度
4、经济构成
5、社会主要矛盾
6、生产社会化程度;1社会主义性质不同;2阶级构成不同;3政党制度;4经济构成;5社会主要矛盾;6生产社会化程度;经过短暂的学习,你收获到了
2019-09-26 约小于1千字 15页 立即下载
-
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历史知识测试试卷 .docx
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历史知识测试试卷
0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
A、资本主义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正确答案)
C、社会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02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中心任务是()。
A、赢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完成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C、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正确答案)
D、开展“三反”“五反”运动
03[多选]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指出,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条件是()。*
A、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
B、土地改革的完成(正确答案)
C、现有工商业的调整(正确答案)
D、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正确答
2025-03-11 约2.21千字 7页 立即下载
-
关于新民主主义理论形成发展规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ocx
关于新民主主义理论形成发展规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中国实际 结合 发展规律 论文摘要:新民主主义论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两大科学成果,从其形成和发展的看出这种“结合”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过程,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规律认识深化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一、新民主主义理论形成发展规律 1.认识和掌握中国的国情,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关键 1919年“五四’运动后,中国社会处于什么发展阶段,属于什么性质的社会,各个社会阶级阶层存在的状况以及它们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它们对革命的态度如何,以及社会
2017-06-13 约4.68千字 10页 立即下载
-
新民主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之比较.docx
新民主主义理论与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之比较王庆兵(平原大学党委宣传部新乡453003)摘要新主主义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则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对比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对于深刻理解党的指导思想一脉相承和阶段性转换的辩证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关键词新民主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比较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第二次是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已经载入党章。如何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
2017-12-17 约7.56千字 3页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