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求意见稿-核技术应用企业固定辐射工作场所辐射分区指南.pdf
T/CIRAXXXXX—2025
核技术应用企业固定辐射工作场所辐射分区指南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核技术应用企业固定辐射工作场所辐射分区的总体原则、分区依据和设置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核技术应用企业固定辐射工作场所的辐射分区管理,不适用于室外辐射作业场所分区
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0252γ辐照装置的辐射防护与安全规范
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T17568γ辐照装置设计建造和使用规范
GBZ114使用密封放射源卫生防护标准
GBZ115低能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标准
GBZ117工业探伤放射防护标准
HJ979电子加速器辐照装置辐射安全和防护
HJ1188核医学辐射防护与安全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固定辐射工作场所fixedradiationworkplace
生产、储存或使用放射性物质、密封放射源或射线装置进行工作的固定场所。
3.2
监督区supervised-area
未被确定为控制区,通常不需要采取专门防护手段和安全措施但要不断检查其职业照射条件的任何
区域。【GB18871-2002附录J5.6】
3.3
控制区controled-area
在辐射工作场所划分的一种区域,在这种区域内要求或可能要求采取专门的防护手段和安全措施,
以便:
1)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控制正常照射或防止污染扩展;
2)防止潜在照射或限制其程度。
【GB18871-2002附录J5.5】
1
T/CIRAXXXXX—2025
3.4
周围剂量当量率ambientdoseequivalentrate
辐射场中某点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定义为单位时间内相应的扩展齐向场在ICRU球内逆齐向场的半
径上深度d处所产生的剂量当量,其单位为μSv·h-1对于强贯穿辐射,推荐d=10mm
3.5
导出空气浓度derivedairconcentration,DAC
放射性核素在空气中的浓度的限值。可由年摄入量限值(ALI)进行推导,就职业照射环境而言,
DAC是ALI除以参考人在一年工作时间中吸入的空气体积所得的商。
4辐射分区总体原则
4.1核技术应用企业内辐射分区应满足GB18871的基本原则,有效地控制正常照射、防止放射性污染
扩散,并预防潜在照射或限制潜在照射的范围,以便于辐射防护管理和职业照射控制,使工作人员的受
照剂量在运行状态下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的水平,在事故工况下低于可接受限值。
4.2辐射分区应为企业内的总体布置、通风系统设计和屏蔽设计提供依据。
4.3核技术应用企业内辐射工作场所应按照GB18871-2002中6.4的要求划分为控制区和监督区。
4.4建议按照预计的辐射水平和放射性污染水平把控制区再细分为若干子区,这将有利于实现工作人
员的职业照射控制最优化。
4.5建议按照集中优化的原则,对监督区和控制区进行分区划分集中管理(统一出入口,去污,进出
入等)。
5辐射分区依据
5.1根据核技术应用企业作业特点,其辐射工作场所分为密封源与射线装置工作场所和非密封源工作
场所。
5.2密封源与射线装置工作场所按照年有效个人剂量、周围剂量当量率划分监督区和控制区。周围剂
量当量率通常可用距离密封源或射线装置屏蔽设施外表面30cm处的剂量当量率代表,具体辐射分区特
征见附录A。
5.3非密封源工作场所按照年有效个人剂量、周围剂量当量率、导出空气浓度和表面污染水平综合考
虑划分监督区和控制区。年有效个人剂量、周围剂量当量率分区特征参照附录A,典型核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