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征求意见稿-智慧工地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应用指南.docx

发布:2025-03-17约6.52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T/UNPXXXX—2024

智慧工地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应用指南

1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智慧工地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框架、应用场景、应用流程和数据安全方面的指导。

本文件适用于工地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IoT

通过感知设备,按照约定协议,连接物、人、系统和信息资源,实现对物理和虚拟世界的信息进行处理并作出反应的智能服务系统。

[来源:GB/T36468—2018,3.1]

3.2缩略语

AI: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

BIM: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

4应用框架

智慧工地的应用框架主要由以下几层构成:

a)感知层:通过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时采集施工现场的人员、设备、环境等数据;

b)网络层:利用无线网络或有线网络将感知层采集的数据传输到云平台或本地服务器;

c)平台层:负责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处理,通常包括大数据平台和云计算技术;

d)应用层:基于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提供决策支持、智能预警、自动化管理等功能。

5应用场景

5.1物联网技术

5.1.1实时项目状况监控

智慧工地物联网技术宜应用于实时项目状况监控方面,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具备实时环境监控功能,通过在施工现场部署各种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条件,比对实时环境与最佳施工环境;

b)具备远程访问功能,传感器与云端相连,管理人员通过云端远程访问数据;

c)具备工地储藏区材料状况实时监控功能。

5.1.2人员设备管理

智慧工地物联网技术宜应用在人员设备管理方面,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记录员工考勤、培训情况,实施工地人员实名制管理;

T/UNPXXXX—2024

2

b)通过智能头盔或可穿戴智能设备,实现人员定位;

c)智能设备管理,清点设备数量,记录设备维修、使用状况;

d)监测设备运行参数,预防设备超载或操作不当。

5.1.3工地安全监控

智慧工地物联网技术宜应用于工地安全监控方面,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人员安全监控:通过智能穿戴设备,快速定位人员位置,实现危险状况下的即时通讯和逃生指导;监测施工人员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报警;

b)设备安全监控:实时监控塔吊、施工电梯等大型设备及设备运行参数,及时发现异常并报警;通过传感器实现设备之间的防碰撞预警功能;

c)环境安全监控:具备噪音、有害气体浓度监测功能;具备气象监测预警功能,对恶劣天气提前发出预警,提醒人员采取防护措施;

d)施工安全监控:高处作业,通过智能摄像头和传感器,实时监控高处作业人员的安全带佩戴情况、防护栏设置情况;利用传感器监测临边防护栏的完整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报警;

e)消防安全监控:安装烟雾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施工现场的火灾隐患,及时发现异常并报警;对施工现场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等)进行状态监测,记录设施维修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报警;

f)危险区域安全监控:通过设置电子围栏和传感器,对施工现场的危险区域(如深基坑、高压线区域等)进行监控,人员或设备进入危险区域,系统自动发出警报;并根据施工进度和现场情况,实时调整危险区域的范围和监控策略。

5.1.4施工效率与成本控制

智慧工地物联网技术宜应用在施工效率与成本控制方面,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劳动力资源优化:利用人员定位和考勤系统,实时掌握施工现场的劳动力分布和工作状态,根据实际需求动态调整人员配置;

b)物资设备资源管理:实现物资和设备的实时库存管理,通过传感器监测物资的使用情况和库存水平,及时补充物资;优化设备调度和使用,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设备租赁成本;

c)施工质量监控:通过智能检测设备和传感器,实时监控施工质量,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反馈,减少返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d)施工方案优化:利用物联网技术收集施工过程中的数据,结合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通过模拟不同施工方案的效果,选择最优方案;

e)能耗管理与优化:监测施工现场的能耗情况,包括电力、水资源等的使用情况。通过数据分析优化能耗管理,根据实际需求自动调节照明和空调系统。

5.1.5智能施工与自动化

智慧工地物联网技术宜应用于智能施工与自动化方面,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自动化施工设备:利用机器人、无人机等自动化设备执行重复性高、危险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