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SME-水电解制氢电解槽通用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编制说明.pdf
《水电解制氢电解槽通用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团体标准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1工作任务来源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向低碳化转型,氢能作为清洁能源载体,已成为我国实现
“双碳”目标的重要战略方向。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氢能产业发展
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提出加快构建安全、高效、可持续的氢能
供应体系,推动水电解制氢技术规模化应用。电解槽作为水电解制氢系统的核心
设备,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氢能产业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当前,国内水电解制氢电解槽技术发展迅速,但相关安全标准尚不完善,不
同企业在设计、制造和测试环节存在技术差异,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潜在安
全隐患突出。例如,电解槽的耐压性能、防泄漏设计、材料耐腐蚀性等关键技术
指标缺乏统一规范,用户选型困难,行业技术壁垒加剧。制定《水电解制氢电解
槽通用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团体标准,将有助于规范行业技术路线,提升产品
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企业研发成本,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1.2主要工作过程
1.2.1主要参加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特嗨氢能检测(保定)有限公司、三一氢能有限公司、
北京氢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大全中科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西安泰金新能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起草单位负责标准草案编制、技术验证、试验方法优化及
意见整合工作。
1.2.2工作分工
1.2.2.1第一次工作会议
2025年02月28日,《水电解制氢电解槽通用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召开
线上启动会。特嗨氢能检测(保定)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张思鹏对《水电解制氢
电解槽通用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标准草案进行逐条宣读,来自氢辉能源(深圳)
有限公司、山东赛克赛斯氢能源有限公司、阳光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六盘山实验
室、华东理工大学、国科绿氢(大连)科技有限公司等60余家企业和机构的专家
代表参会,与会代表首次对标准的工作组讨论稿进行讨论,商定了工作进度,形
成如下会议成果:
(1)会上成立了标准工作小组。
成立《水电解制氢电解槽通用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标准验证工作组,参与
单位10余家。
(2)会上针对标准草案及标准立项论证方案提出以下建议:
2.1)草案分发给工作组单位,由工作组单位逐一检查。
2.2)会上工作组单位完成试验数据、产品技术要求和参数的确定及修改,
并统一征集意见交由标准工作小组确认。
1.2.2.2工作进度安排
2024年08月,项目市场调研。
2024年09月,项目申报立项。
2025年2月,编写团体标准项目草案,召开标准启动会。
2025年3-4月,公开征求意见。
2025年5月,召开编制组内部讨论会议。
2025年6月,召开标准审定会。
2025年7月,报批,发布。
二、标准编制原则
标准起草小组在编制标准过程中,以国家、行业现有的标准为制订基础,结
合我国目前电解槽的现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
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及相关要求编制。
三、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及依据
1.安全设计原则
通用安全措施:控制储能释放风险,优先消除外部隐患,采用被动/主动能
量控制。
材料与组件:
电极需符合GB/T45092性能标准。
密封件耐化学腐蚀,避免氢脆,碟形弹簧符合GB/T1972。
禁止镀镉/镀锌用于高温部件。
2.关键安全要求
电气安全:
绝缘电阻≥500Ω/V,接地电阻≤0.1Ω。
泄漏控制:
气体泄漏速率≤0.5%/h,氢外漏浓度<25%爆炸下限(LFL)。
压力安全:
气密性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允许压差试验压力≥1.5倍设计值。
3.试验方法
气密性与泄漏:氮气加压后检漏,压降法计算泄漏率(公式
A100/t(1-P2T1/P1T2))。
窜漏试验:流量法或压降法验证阴阳极间气体渗透(氮气窜气速度≤规定值)。
极化曲线测试:记录电压-电流密度曲线,功率计算(PI×V/1000)。
压力极限测试:1.5倍工作压力下保压1分钟,无破裂或永久变形。
4.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