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可靠性仿真试验方法 第1部分:通用要求 编制说明.docx

发布:2025-01-30约3.57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可靠性仿真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要求

Reliabilitysimulationtestmethod—part1:Generalrequirements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目次

1.工作简况 1

2.标准编制原理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 2

3.预期的经济效果 3

4.采用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情况 3

5.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3

6.重大分歧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3

7.标准性质(强制性、推荐性)的建议 3

8.贯彻标准的要求和建议措施 4

9.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4

10.其它应予以说明的事项 4

1

1.工作简况

本标准制订任务来源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计划,计划编号T-339。该标准依托于2018年工信部重大项目-智能制造标准化项目“基于数字仿真的可靠性测试方法标准研究及试验验证”,任务书里明确要求制定基于可靠性仿真的通用要求、机械部件测试方法、电子部件测试方法、机电系统综合评价方法等标准。

本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制订的主要工作过程如下:

(1)成立标准编制组

根据2018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下达《关于组织实施2018年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的通知》,正式成立本标准的编制组,制订了标准制订工作计划,并着手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本标准的制订工作。

(2)资料收集和调研阶段

2018年8月~2018年12月,编制组根据智能装备特点,编制组搜集、整理了一系列与基于数字仿真的可靠性测试方法相关标准信息和文献资料,分析和归纳出可靠性仿真工作项目,明确了《可靠性仿真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初步框架。

(3)标准草案形成阶段

2019年1月~2020年12月,基于前期所确定的初步框架,编制组通过内部充分讨论和研究分析,将其框架的内容做出进一步细化和充实。规定了可靠性仿真试验的方法,包括总则,可靠性仿真试验要求,可靠性仿真试验工作程序等,形成了《可靠性仿真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标准草案。

(4)标准征集意见及评审

2021年1月~2021年12月,根据工作进程,编制组向多家单位发出征求意见稿,获得修改意见60余项。编制组对征求意见进行了处理,并分别于2021年6月30日、9月17日和11月16日召开三次标准评审会对标准进行了专家评审,形成了《可靠性仿真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要求》送审稿。

(5)国标委标准评审

2023年4月,国标委组织对该标准进行立项评审,评审通过,并于2023年12月28日下达立项研制计划。

(6)征求意见稿完善

2024年1月~2024年7月,编制组再次组织多次研讨会,形成《可靠性仿真试验方法第1部分:

2

通用要求》工作组讨论稿。

2024年7月30日-31日,编制组完成工作组的扩大组建,为充分研讨标准内容,在广州市召开标准启动会及首次标准讨论会,形成《可靠性仿真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要求》工作组首次会议讨论稿。

2024年12月19日-20日,线上召开标准第二次标准讨论会,形成《可靠性仿真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要求》工作组第二次会议讨论稿。

2025年1月16日-17日,线上召开标准第三次标准讨论会,形成《可靠性仿真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要求》工作组第三次会议讨论稿。

本标准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为:

2.标准编制原理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

标准编制遵循“统一性、协调性、适用性、一致性、规范性”的原则,尽可能与国际通用标准接轨,注重标准的可操作性,本标准严格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规定进行编写和表述。标准编制组开展了大量的可靠性仿真试验技术研究与验证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标准草案针对机电系统开展基于数字仿真的可靠性仿真试验通用方法研究,研究对象包含智能制造行业所涉及的各类装备,细分机械部件和电子部件等。研究可靠性仿真试验的目标、原则、对象等,给出可靠性仿真试验的要求和程序等,进一步研究可靠性仿真试验的各项工作的详细要求。

本标准编制的主要目的研究机电系统可靠性仿真试验方法,攻克机电系统可靠性仿真评价难题,解决可靠性仿真试验标准缺失问题,形成仿真试验方法共性技术标准草案,满足当前我国智能制造发展急需,解决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