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石油物探仪器环境试验及可靠性要求编制说明.docx
PAGE4
《石油物探仪器环境试验及可靠性要求》
编制说明
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根据国标委发[2025]7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5年第二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国家标准《石油物探仪器环境试验及可靠性要求》以计划编T—469下达。
2.主要参加起草单位和工作组成员
本文件起草单位: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业仪器仪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东北石油大学、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河油田分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邢亚敏、刘升虎、张新华、余正杰、李国栋、冉建立、郭会强、李明、陈昆、刘行宇
3.工作简要过程
1)基础资料收集(2024年8月~2025年1月)
2024年8月,西安石油大学成立标准起草组,电子工程学院院长/石油工业仪器仪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仵杰为组长,对现行标准《GB/T24262-2009石油物探仪器环境试验及可靠性要求》进行修订评审及调研,完成推荐性国家标准项目申报书。
2025年1月,标准起草组制定了起草工作计划,进行了人员具体分工,开始搜集资料、调研国内外物探仪器技术规范以及相关的标准资料、文献资料等,并对搜集到的产品技术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整理,确定标准起草的编写原则。
2)起草标准草案和编制说明(2025年2月~2025年3月)
标准起草组与有关专家、技术负责人进行了充分讨论和交流,确定了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开始起草标准文本和编制说明,并于2025年3月完成了《石油物探仪器环境试验及可靠性要求》草案稿的起草工作,形成草案稿。
二、标准的修订原则和主要内容的确定依据
1.标准修订原则
现行标准实施已超过十五余年,随着物探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场需求的变化,物探仪器种类和规格不断增加,对环境试验指标和可靠性要求也有了新的要求,2009版标准仅适用于陆地、井下及浅海物探仪器,仪器类型未涵盖海洋仪器。同时随着勘探需求及物探技术的发展,传感器、机械制造、信息技术等的发展,物探仪器在结构和性能上变化较大,对其环境试验及可靠性提出新的要求;原版标准已不能满足现有仪器技术及工艺要求,因此本标准需要修订更新,以适应新技术和新市场需求的变化。此次标准的修订根据前国内物探仪器的要求,在原标准基础上,补充节点仪器、海洋物探仪器的环境试验及可靠性要求,在仪器环境条件、技术指标、试验方法等方面进行修订,更新引用标准,扩大适用范围,归纳检验指标,增补试验内容、为使用者提供清晰准确的指导标准。
充分考虑国内勘探开发仪器的发展趋势,为今后技术进步保留发展空间,满足市场不断发展的需要,从而使本标准成为当前国内先进产品的技术标准,体现本标准的先进性、经济性和适用性,保持标准的国内先进水平。
2.主要修订内容及确定依据
1)主要修订内容
——增加了盐雾试验要求和方法(见5.3,6.5);
——修改了振动试验的频率范围(见5.4,2009年版4.3);
——删除了重复自由跌落试验要求和方法(见2009年版6.7);
——修改了自由跌落的参数指标(见5.6,2009年版4.5)
——修改了压力试验的参数指标(见表5.7,2009年版4.8);
——增加了摇摆试验要求和方法(见5.10,6.13);
——增加阶段试验项目及顺序(见第7章)
表1标准修订前后对照表
章、条
修订前
修订后
备注
4分类
4分类
石油物探仪器按使用环境的不同可分为四类,即:车载仪器、地面仪器、
井下仪器、水下仪器。
4分类
石油物探仪器按使用环境分为四类,即:车载仪器/船载仪器、地面仪器、井中仪器、水中仪器。
增加了船载仪器
5要求
5.1温度表1
井中仪器上限温度:85/100/125/155/175
5.1温度表1
井中仪器上限温度:85/100/125/155/175/200/230/260
提高了井中仪器的上限温度
5.2湿度表2
贮存环境(RH):
车载仪器40℃:90%
室内仪器50℃:90%
野外仪器60℃:90%
井中仪器40℃:90%
水中仪器40℃:90%
5.2湿度表2
车载仪器40℃:90%,12h
室内仪器50℃:90%,24h
野外仪器60℃:90%,48h
1)增加了车载仪器、地面仪器贮存环境试验的时间指标
2)删除了井中仪器、水中仪器对贮存湿度的要求
无
5.3盐雾表3
增加了盐雾要求
5.3表3振动频率范围/Hz
10~100~10
5.4振动表4频率范围/Hz
10~200~10
提高了振动频率范围
5.5自由跌落表5野外仪器跌落高度和次数cm/次40/1
5.6自由跌落表6野外仪器跌落高度和次数cm/次
40~100/1~10
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