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股权激励对我国上市公司绩效及股价的影响.pdf

发布:2025-04-16约1.34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股权激励对我国上市公司绩效及股价的影响

股权激励制度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作为一项重大的机制创新,旨在解决现

代企业管理中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所带来的委托代理冲突。20世纪80年代,以

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上市公司广泛运用了股权激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国

在证券市场建立初期零散的进行过股权激励试点,直到2005年,证监会发布《上

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为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提供了规范引

导和政策支持,股权激励制度才有了快速的发展。尤其自2010年以来,随着我国

经济增长步伐的放缓,上市公司急迫寻求途径提升自身业绩,股权激励便成为了

一个较好的选择。

由于我国早年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较少,先前国内学者的研究缺乏大样本数

据基础。2010年以来,我国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大幅增加,据wind数据库统

计,截至2015年12月31日,已有沪深两市(包括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公布

合计1112份股权激励方案,为股权激励效果研究提供了充分的数据支持。本文在

先前学者研究的基础之上,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和研究

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现状和实施效果。首先,本文对股权激励的相关概

念和理论基础进行了解释:描述了股权激励的相关概念,包括股权激励概念、股权

激励标的、股权激励要素等概念;理论基础部分主要包括委托代理理论、激励理

论、人力资本理论等,理论的发展加速了股权激励制度的产生与完善。

此外,本文梳理了我国股权激励政策和法律的发展历程和上市公司股权激励

实施现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数量在近几年飞速增长且成功率不断攀升、

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对股权激励更为喜好等情况。其次,本文针对股权激励实施

后上市公司绩效和股价的变化做了两个实证研究。绩效部分,本文选取了

2005-2014年成功实施股权激励上市公司的588份方案为研究样本,以公司超额

净资产收益率为被解释变量,以股权激励额度、激励期限、激励标的(虚拟变量)

为解释变量,综合选取公司资产负债率、资产总额等控制变量,构建多元回归模型,

对比分析研究股权激励对我国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股权激励期间

上市公司绩效表现较好;激励额度与公司绩效总体正相关;限制性股票标的公司

绩效表现优于股票期权标的等,同时股权激励结束后公司绩效明显下滑,表明长

期来看股权激励效果不佳。

股价部分,同样以2005-2014年成功实施股权激励上市公司的588份方案为

研究样本,利用单样本t检验和作图比较,对比分析研究了公司股权激励方案公

布后中长期股票价格的变化。实证结果表明股权激励对我国上市公司股价表现有

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该促进作用对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标的股权激励上市公

司股价表现差异不明显。最后,本文综合比较分析了实证结果,提出了以下五方面

政策建议:一、推行适合自身的股权激励制度。二、将行权条件与激励结束后绩

效水平挂钩。

三、建立规范性的约束机制。四、完善股权激励法律法规。五、加强监督,

减少股票市场的市场操纵行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