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制与企业ESG责任履行.pdf
浙江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上已明确提出到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以及到
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这一战略目标在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得
到了重申,强调必须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视角出发,谋划国家的发展。这表明,
绿色发展是支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路径。随着企业生产和经济活动规模的
扩大,它们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发显著。在推动经济社会向绿色转型过程中,将
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因素纳入企业决策过程变得格外关键。这不仅有助于企
业在微观层面构建新的可持续发展优势,也能在宏观层面为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提
供强有力的动力。在政策层面,我国政府也意识到必须通过政策和制度创新来推
进这一转型,激励上市公司加大环境和社会责任投入,并将其付诸实践。2021年,
生态环境部宣布到2025年将基本建立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体系,中国证监会也规
定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必须详尽展示其环境和社会责任进展。这些措施显著提高了
对企业ESG实践的标准。中国作为转型中的新兴经济体,市场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
善,增强政府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本研究深入探讨
ESG
在“双碳”目标制约下,环境规制如何影响企业责任的履行。此项研究旨在发
挥环境规制在提升企业ESG表现方面的积极作用,并为构建适应中国国情的绿色治
理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首先从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双碳”目标为环境规制政策、企
业的绿色转型以及绩效评估带来的新标准,指出我国目前正站在绿色转型和高质
量发展的路口。其次,文章建立在波特假说和信号传递理论之上,提出了研究假
说,即环境规制对企业ESG责任履行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再次,文章采用了
2010-2021年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分析样本,以企业ESG责任履行
为被解释变量,以环境规制水平为核心解释变量,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来探讨
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上测试了其中的作用机制。此外,还进行
了产权性质、企业生命周期、数字化转型水平以及高管绿色认知差异的异质性分
ESG
析。最后从企业新质生产力和融资能力角度探讨环境规制背景下企业责任履行
的经济后果。
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环境规制能显著推动企业履行ESG责任。这
种推动主要通过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企业采取绿色行为,如实施绿色
ESG
技术创新,从而提高企业的表现。第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能正面调节环境规
制与企业ESG责任履行之间的关系,而企业高管的绿色认知则会对这一正面关系产
I
浙江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生负面的调节效应。并且环境规制对于企业ESG责任履行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
和成熟期企业的企业中更为显著。第三,在提升环境规制强度时,企业通过积极
履行ESG责任能够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和融资能力的提升。基于这些研究结果,我
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首先,地方政府需要提高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并有针对性
地提升环境规制的质量。其次,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以鼓励企业积极履行其ESG
责任。最后,加大对环境污染行为的监管和惩处力度,以引导产业结构的转型升
级。在企业层面,企业应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并加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与环
ESG
境规制协同作用,进一步促进企业责任的履行。
本研究相较于现有文献,可能的主要贡献包括:第一,从企业个体角度出发,
对环境规制的政策效果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其对企业ESG表现宏微观影响机制。
第二,基于企业的产权性质、创新能力、生命周期、数字化转型水平和高管绿色
认知差异展开分析,解读环境规制对企业ESG实践的不同影响,为不同类型企业优
化其ESG表现提供了政策指导。第三,在环境规制加强的背景下,进一步探讨企业
ESG责任履行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和融资能力产生的影响,拓展了本文的研究内容。
关键词:环境规制;企业ESG责任履行;绿色技术创新;企业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