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手机编程——APP Inventor制作按钮计算器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重大版(2019)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docx
3.手机编程——APPInventor制作按钮计算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重大版(2019)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手机编程——APPInventor制作按钮计算器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信息技术课
3.授课时间:2023年10月20日星期五第3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手机编程的世界,用APPInventor这个神奇的软件,亲手制作一个功能强大的按钮计算器。让我们一起开启这段有趣的编程之旅吧!??????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通过APPInventor制作按钮计算器,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编程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将学会运用逻辑思维设计程序,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激发对编程的兴趣,提升信息技术素养。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将体会到编程的乐趣,增强创新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重点一:理解按钮与事件的概念。例如,学生需要明白按钮是用户交互的界面元素,而事件是用户点击按钮后触发的动作。
-重点二:掌握事件处理程序的基本结构。学生需要学会编写简单的程序来响应用户的点击事件,如显示文本或执行计算。
-重点三:学会使用变量和表达式进行计算。学生需要能够将数学表达式转换为编程语言中的代码,实现计算器的功能。
2.教学难点:
-难点一:逻辑思维的应用。学生可能难以将日常的数学计算过程转化为编程逻辑,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步理解。
-难点二:错误处理与调试。学生可能遇到代码运行错误,需要学会使用调试工具和错误日志来识别和解决问题。
-难点三:界面设计与用户体验。学生可能对如何设计直观易用的用户界面感到困惑,需要教师引导他们理解界面布局和交互设计的重要性。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电脑、投影仪、APPInventor软件安装包
-课程平台:学校内部网络教学平台
-信息化资源:APPInventor官方教程文档、在线编程社区论坛
-教学手段:PPT演示文稿、教学视频、互动式编程练习软件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学校内部网络教学平台,发布APPInventor软件的基本操作和按钮计算器设计理念的PPT,要求学生预习如何使用APPInventor界面设计工具。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如何设计一个简单的按钮计算器”,设计问题如“按钮的功能是什么?”“如何编程实现点击按钮后的计算功能?”等。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平台的学习记录和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通过阅读PPT和观看教学视频,了解APPInventor的基本操作。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尝试在APPInventor中创建简单的界面,并思考如何实现计算器的功能。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尝试的结果和遇到的问题以笔记或思维导图的形式提交。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通过预习资料和视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进度监控。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计算器APP,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如何使用APPInventor创建按钮、连接事件处理程序以及如何使用变量和表达式。
-组织课堂活动:分组让学生尝试设计自己的按钮计算器,并互相展示和评价。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和解答。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并尝试理解教师讲解的编程逻辑。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计算器的设计。
-提问与讨论:学生在实践中遇到问题时,积极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编程概念。
-实践活动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编程技能。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设计一个更复杂的计算器,如支持更多运算符。
-提供拓展资源:推荐一些在线编程教程和社区,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通过在线平台或课堂时间,批改作业并提供反馈。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根据作业要求,独立完成更复杂的计算器设计。
-拓展学习:学生利用推荐资源,学习更多关于APPInventor的知识。
-反思总结: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经验,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通过作业和拓展学习,巩固和提升编程技能。
-反思总结法:通过反思,帮助学生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