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及其理论基础.pptx

发布:2025-04-15约1.33万字共5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组工作的三大传统模式:

•社会目标模式——社会结构层面

•互惠模式——人际关系层面

•治疗模式——个人治疗层面

是最早的小组模式。

第一节社会目标模式

是透过一系列原则和方法培养成员的社会责

社会目标模式

任感、社会意识和社会良知。它的原则与社

区工作有许多相似之处,在小组中强调参与、

共识与任务的达成,更重要的是强调自我了

解和专业训练。这一模式较多地运用在社会

政治小组和组织小组中。

理论基础

参与、意识提升和赋权

l社会政治民主理论建基于如下假设:

主权在民,参与是人民的一种民主权利;

沟通、理解和平等都是从对话开始;

教育也是一种权利。

赋权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结果。

近年来,弱势群体、社会排

斥、边缘化机制等概念在小

组工作中运用的十分广泛。

如“昆明市小额信贷扶贫实施计

“单亲妇女自强小组”

划”

系统理论的假设是所有的有机体都是一个系统,

有附属于母系统的次系统所组成,系统内部各

第一节组成部分是社相互会连结目的,标并发模挥各式自独特的功

01能,以保持系统内部的平衡,是整个系统稳定

地向前发展。

系统功能理论系统理论强调四个原则:

1.目的性原则

2.整体性原则

023.层次性原则

4.动态性原则

1由上述系统功能概念可以看出:

1

2

2小组是由不同元素所组成的系统。

每一个小组都是一个整体,小组正是

3

基于整体性的原则建立起来的。

5

小组必须建立总目标和过程目标,帮

4

助组员达成目标是小组的归宿。

3

小组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化的、情景化

45

的过程。

三.社会变迁理论中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

的关系

社会行为的互动关系推动着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

的变迁。社会目标模式下的小组工作就是通过社

会行为的互动关系,推动社会制度的完善和改革。

二.社会目标模式小组工作的内容和具体运用

三.目标

l社会目标模式的总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