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省深圳市桃源居中澳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普高部初高中衔接素养测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2025年深圳市桃源居中澳实验学校普高部初高中衔接素养测试
地理试题(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月光渐渐暗淡下去,深邃的幕布上,那个拖着模糊不清尾巴的“不速之客”更加清晰,在群星中也愈
发怪异。远处的地平线上,几颗小星星一闪一闪像是要努力展示自己的存在。突然一团炽热耀眼的火光,
在南方的天空划出一条漂亮的曲线,消失于那个怪物的尾巴之中……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深邃的幕布”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宇宙边界
B.今天人们认识的宇宙范围就是银河系
C.人们对于宇宙的认识经历了天圆地方、地心说、日心说等阶段
D.星系的提出是人们对宇宙最终的认识
2.文字中所涉及的天体种类有()
A.2种B.3种C.4种D.5种
【答案】1.C2.C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宇宙是万物的总称,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在空间上没有边界、没有尽头,A项错误。人类目前认识的宇
宙是总星系,B项错误。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先后经历了天圆地方、地心说、日心说等阶段,C项正确。宇宙
处于不断运动和发展中,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还在不断深入,D项错误。故本题选C。
2题详解】
恒星是自身能够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行星通常指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运动的天体;卫星是环绕
着行星运动的天体;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流星体是指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
体小块,数量众多。“月光渐渐暗淡下去”描述的是卫星;那个拖着模糊不清尾巴的“不速之客?”描述的是彗星;
“几颗小星星一闪一闪”描述的是恒星;“突然一团炽热耀眼的火光,在南方的天空划出一条漂亮的曲线”描述
的是流星体产生的流星现象。所以文字中涉及的天体有卫星、彗星、恒星、流星,涉及的天体种类有4种,
C正确。故选C。
【点睛】天体,是所有宇宙星体的统称。如在太阳系中的太阳、行星、矮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流
第1页/共16页
星体、行星际物质,银河系中的恒星、星团、星云、星际物质、星系际物质等。
某科幻电影讲述了人类首次登陆火星的冒险故事。火星的自转轴与其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为65°,自转周期
为24小时37分,自转方向与地球相同,质量约为地球的1/9,体积约为地球的3/20,有稀薄的大气,大气密
度约为地球的1%。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与地球相比,火星()
A.表面均温较高B.大气层厚度较大
C.昼夜温差较大D.极昼、极夜范围较小
4.影片里人类探险火星过程中()
A.飞行期间穿越密集的小行星区
B.飞行期间太阳能电池板发电量逐渐增大
C.火星上昼夜交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时长为24小时
D.与地球控制中心的通信信号受太阳活动影响
【答案】3.C4.D
【解析】
【3题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火星离太阳比地球远,且稀薄的大气密度约为地球的1%,接受的太阳辐射低于地球,且大
气的保温作用弱于地球,所以表面平均温度火星要更低一些,AB错误;火星稀薄的大气密度约为地球的1%,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都弱于地球,则火星昼夜温差大于地球,C正确;由于火星自转轴与
其公转轨道面夹角约为65°,故其“黄赤交角”约为25°,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大于地球,D错误。故
选C。
【4题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由地球飞向火星的过程中不穿越小行星带,A错误;飞行期
间距离太阳越来越远,太阳能电池板发电量逐渐减小,B错误;火星的自转周期为24小时37分,昼夜交替
周期为24小时37分,C错误;太阳活动可能影响地球与太空的通信信号,D正确。故选D。
【点睛】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的一个星系,我们也就存在于太阳系之中,太阳系包括了八大行星,按照
距日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是唯一适合生物生存的行星。读某同学制作的太阳系模型(通电后太阳可发
光)图,完成下列各题。
第2页/共16页
5.该模型模拟地球上生物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是()
A.地热能B.重力势能C.太阳辐射D.太阳活动
6.该模型中有待改进之处有()
①太阳位置需要上移②行星数量需要增加③公转轨道未能显示④行星大小比例不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5.C6.D
【解析】
【5题详解】
生物活动、大气运动、水体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该模型模拟地球上生物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是太
阳辐射,而不是地热能、重力势能或太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