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缆沟工程测量专项方案(3篇).docx

发布:2025-04-15约5.03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篇

一、项目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电力需求日益增长。电缆沟工程作为城市电力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城市用电安全。为了确保电缆沟工程的顺利进行,提高工程质量,特制定本测量专项方案。

二、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XX市XX区域电缆沟工程

2.工程地点:XX市XX区域

3.工程规模:全长XX公里,共分为XX段

4.工程内容:电缆沟挖掘、电缆敷设、电缆沟封闭等

5.工程投资:XX万元

6.工程周期:XX个月

三、测量专项方案编制依据

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2.国家标准《城市电力电缆沟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16)

3.地方相关标准

4.工程设计文件

5.施工组织设计

四、测量专项方案编制原则

1.科学性:采用先进的测量技术和方法,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系统性:全面考虑电缆沟工程的各个阶段,确保测量工作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3.经济性:合理配置测量资源,降低测量成本,提高工程效益。

4.可操作性:测量方案应具有可操作性,便于施工人员实施。

五、测量专项方案内容

1.测量仪器设备

(1)全站仪:用于电缆沟工程的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和电缆敷设测量。

(2)水准仪:用于电缆沟工程的高程控制测量。

(3)钢尺:用于电缆沟工程的直线测量和曲线测量。

(4)测距仪:用于电缆沟工程的距离测量。

(5)GPS接收机:用于电缆沟工程的平面控制测量。

2.测量控制网

(1)平面控制网:采用导线测量方法,布设一级平面控制网,一级平面控制网采用三角网形式,控制点间距为XX米。

(2)高程控制网:采用水准测量方法,布设一级高程控制网,一级高程控制网采用闭合水准路线,闭合差小于XX毫米。

3.测量方法

(1)平面控制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导线测量,根据一级平面控制网进行二级平面控制网布设。

(2)高程控制测量:采用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根据一级高程控制网进行二级高程控制网布设。

(3)电缆沟挖掘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直线测量和曲线测量,根据平面控制网进行电缆沟挖掘测量。

(4)电缆敷设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电缆敷设测量,确保电缆敷设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测量数据处理

(1)平面控制测量数据处理: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平差计算,确保平面控制网的精度。

(2)高程控制测量数据处理:采用水准测量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确保高程控制网的精度。

(3)电缆沟挖掘测量数据处理:采用全站仪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确保电缆沟挖掘测量的精度。

(4)电缆敷设测量数据处理:采用全站仪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确保电缆敷设测量的精度。

5.测量成果提交

(1)平面控制网成果:包括平面控制网图、坐标表、平差报告等。

(2)高程控制网成果:包括高程控制网图、高程表、平差报告等。

(3)电缆沟挖掘测量成果:包括电缆沟挖掘平面图、电缆沟挖掘高程图等。

(4)电缆敷设测量成果:包括电缆敷设平面图、电缆敷设高程图等。

六、测量专项方案实施与监督

1.测量工作实施: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测量队伍负责,严格按照测量专项方案执行。

2.测量工作监督:由项目监理单位负责,对测量工作进行全过程监督,确保测量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测量成果验收:由项目业主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进行测量成果验收。

七、结语

本测量专项方案旨在确保XX市XX区域电缆沟工程的顺利进行,提高工程质量。通过科学、系统的测量工作,为电缆沟工程提供准确的测量数据,为工程建设和运营提供有力保障。在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方案执行,确保测量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2篇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XX地区电缆沟工程

2.工程地点:XX地区

3.工程规模:本工程涉及电缆沟总长度约XX公里,包含主城区、郊区和工业区等区域。

4.工程内容:电缆沟工程主要包括电缆沟开挖、电缆敷设、电缆保护、电缆沟封闭等。

5.工程特点:本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涉及多种地质类型,电缆沟长度较长,施工难度较大。

二、测量专项方案

1.测量目的

为确保电缆沟工程的顺利进行,提高工程质量,本测量专项方案旨在:

(1)确定电缆沟线路走向,确保线路准确无误;

(2)为电缆沟开挖、敷设、保护等施工提供精确的测量数据;

(3)为电缆沟工程验收提供依据。

2.测量范围

(1)电缆沟线路走向测量;

(2)电缆沟开挖、敷设、保护等施工过程中的测量;

(3)电缆沟工程验收测量。

3.测量方法

(1)电缆沟线路走向测量

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a.确定测量点:根据设计图纸,确定电缆沟线路走向的起点、终点和转折点等关键位置;

b.布设控制点:在关键位置布设控制点,控制点间距不宜超过100米;

c.测量控制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