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四川省盐源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4年公开考核招考10名硕士研究生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
2024年03月四川省盐源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4年公开考核招考10名硕士研究生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
?
?
?
?
卷I
?
?
一.参考题库(共100题)
?
1.改革,哪怕是仅仅一小步的改革,也都是需要______的。倘若一种行为从一开始就定错了目标,或者更有甚者,如果这种行为从一开始就没有定下目标,只是______地走一步算一步,那完全是有可能“摸着石头过不了河”的!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远见?随波逐流
B.勇气?得过且过
C.魄力?漫无目的
D.目标?随遇而安
?
?
?
2.在教育领域,有个路人皆知的道理,即无论采用笔试的形式还是其他手段,都无法预先衡量一个人在一份既定事业中是否会成功。当然,有些测试确实可以衡量一个人具备的具体技能,但是,这些考试却无法表明。拥有这些有限技能的人具备做好正在申请的工作的能力。知道如何熟练地打字并不能使此人成为一名优秀的秘书或作家,知道如何恰如其分地使朋工具也不会使他成为一名出色的手工艺人。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______。
A.教育和一个人未来的事业没有关系
B.考试能够测量一个人的工作技能
C.一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功不能仅仅依靠教育的作用
D.教育领域中的测查手段不能全面测查一个人的能力
?
?
?
3.某公司的五个项目组共有职工50人,已知第三项目组的人数是第一、二、五项目组人数之和的第一、五项目组的人数之和是第二、三项目组人数之和的3倍,则第四项目组的人数是______。
A.12
B.16
C.20
D.22
?
?
?
4.陕北的受苦人成天在黄土里滚,甭看干的是粗活,说话却文气,比如我们普通话里的喊,在陕北人口中,就叫“呐喊”。这个词用来形容陕北人的言语方式,是再恰当不过了。众所周知,陕北是山地,沟壑纵横,出门去种地,就在对面山上,隔着条沟,村里都能嘹得清人影,可真要走到那里,也得有十里八里的路程。所以,有事要招呼村里,只能靠喊。陕北多歌手,音高得能钻到天上去,我想,与这喊话的习惯不无关系。
??这段文字是一篇文章的引言,文章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是______。
A.陕北人喊话的方式方法
B.陕北人喊话的声音大小
C.陕北人喊话的原因探究
D.陕北人喊话的目的所在
?
?
?
5.某高校艺术学院分音乐系和美术系两个系别,已知学院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30%,且音乐系男女生人数之比为1:3,美术系男女生人数之比为2:3。问音乐系和美术系的总人数之比为多少?
A.5:2
B.5:1
C.3:1
D.2:1
?
?
?
6.新学期第一周,小明周一去了图书馆,计划以后每5天去一次;小华周二去了图书馆,计划以后每隔3天去一次;小芳周四去了图书馆,计划以后每周四都去。问开学几周后,三人第一次在图书馆相聚?
A.第六周
B.第七周
C.第八周
D.第九周
?
?
?
7.下列情形可能会发生的是______。
A.一战期间,协约国阵营主要人员在电灯下研究作战计划
B.为祝贺第一届现代奥运会成功举办而开展了飞机彩带表演
C.法国启蒙运动时期,著名作家左拉的作品《萌芽》被广为传阅
D.18世纪的剑桥大学开设了电磁感应课程
?
?
?
8.某商店对洗衣液进行降价促销,每瓶洗衣液降低3元出售,结果顾客增加了一半,销售额增加了三分之一。该洗衣液原价是:______
A.24元
B.26元
C.27元
D.29元
?
?
?
9.举报:是指被害人以外的个人或单位,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主动向司法机关反映犯罪情况的行为。
??以下行为属于举报的是______。
A.李某刚回家,就发现邻居家房门大开,里面被翻得乱七八糟,于是立即给邻居打电话,随即邻居就报了警
B.申某放学路上被人绑架,绑匪将其带到一个废弃的仓库,申某乘绑匪不注意,拨打110报警
C.李某无意间发现了赵某贪污受贿的事实,于是立即打电话向市纪委反映,并提供了大量相关数据
D.孔某与其儿子在公园散步,儿子提出分开走,一小时后,当孔某准备离开公园时,突然发现儿子被一群人拦路抢劫,随即报警
?
?
?
10.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
?
?
11.民众是否爱好学术,直接影响到学术本身的升沉;而学人不唤起国人对学术的自觉,“文德”不能与民分享,则“民德”就会堕落,“文德”本身也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也就没了提升的基础。为了使“文德”更好地转化为“民德”,蔡元培提出了以大学为社会文化中心的主张。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大学是“文德”的中心
B.“民德”是“文德”的本源
C.“文德”与“民德”的双向关联
D.“文德”对“民德”有提升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