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护理.pptx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护理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01日常护理措施
02专业护理措施
03病情观察与监测
04康复护理与预防
05个性化护理方案
06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01
日常护理措施
卧床休息与患肢抬高
卧床休息患肢抬高
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禁止按摩患肢,将患肢抬高,高于心脏平面20-30cm,以促
防止血栓脱落。进静脉回流,减轻患肢肿胀和疼痛。
增加水分摄入
饮水
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饮水量应大于1500ml,以降低血液黏稠度,预
防血栓再次形成。
饮食
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纤维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瘦肉
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血液循环。
加强皮肤护理
皮肤清洁
保持患肢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护用品,以防止皮肤破损。
皮肤观察
密切观察患肢皮肤颜色、温度、肿胀程度等变化,如出现疼痛、红肿、皮温
升高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02
专业护理措施
定期翻身与预防压疮
1翻身护理
每2-3小时翻身一次,避免长时间卧床不动。
2压迫部位保护
使用特殊的泡沫垫或气垫床,减轻身体对下肢的压迫。
3创面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皮肤破损。
注意保暖与温度调节
01室温控制
保持室内温暖,但避免过度加热。
02穿着保暖
穿着宽松、舒适的保暖衣物,避免紧绷和穿着过紧的袜子。
03局部保暖
使用温水袋或热垫进行下肢保暖,但避免直接接触皮肤。
按时服药与药物监测
抗凝药物
遵医嘱按时服用抗凝药物,如肝素、华法林等。
溶栓药物
根据医嘱使用溶栓药物,如尿激酶、链激酶等,观察溶栓效果及不良反应。
药物监测
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03
病情观察与监测
生命体征与意识状态观察
生命体征意识状态
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及时发现意识障碍或昏迷
警惕肺动脉栓塞导致的生命体征异常。等危险情况。
患肢皮肤颜色与温度监测
皮肤颜色
密切观察患肢皮肤颜色变化,如出现苍白、青紫、潮红等,及时报告医
生。
皮肤温度
监测患肢皮肤温度,与健侧对比,如温度降低,提示可能出现动脉供血
障碍。
肺栓塞症状的识别与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