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医学课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药理.pptx

发布:2025-04-15约4.99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医学课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药理汇报人:XXX2025-X-X

目录1.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概述

2.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调节机制

3.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药物的作用机制

4.常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药物

5.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6.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药物的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7.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药物的研究进展

01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概述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组成肾素生成部位肾素主要由肾脏的近球细胞合成和分泌,其含量占肾小球细胞的1%-2%。肾素是一种蛋白水解酶,主要由肾脏分泌,通过水解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素原,转化为血管紧张素I。血管紧张素原来源血管紧张素原是一种α2-球蛋白,由肝脏合成并释放到血液中,其含量约为每天合成150-200mg。血管紧张素原是肾素作用的底物,经肾素水解后生成血管紧张素I。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ACE)主要分布在肺组织中,但也存在于肾脏、心脏等组织中。ACE负责将血管紧张素I转化为血管紧张素II,这一过程是调节血压和体液平衡的重要环节。ACE的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遗传、年龄、性别等。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生理功能调节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通过生成血管紧张素II(ATII),收缩血管平滑肌,增加外周阻力,从而升高血压。在正常生理状态下,RAS的活性有助于维持血压的稳定。水钠平衡RAS通过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促进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和对钾的排泄,从而调节体液平衡。这种作用有助于维持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平衡,对血压稳定至关重要。调节心脏功能ATII可以刺激心脏细胞生长,增加心肌收缩力,促进心脏肥大。在生理情况下,RAS有助于心脏适应增加的循环负荷,但在病理状态下,过度激活可能导致心脏疾病。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病理生理作用高血压RAS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ATII通过收缩血管和增加外周阻力,导致血压升高。长期高血压可能导致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心力衰竭RAS的过度激活与心力衰竭的发生密切相关。ATII可以促进心肌肥厚和纤维化,降低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加重心力衰竭的症状。肾功能损害RAS在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ATII可导致肾小球硬化,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引起蛋白尿和肾功能不全。

02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调节机制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激活机制肾素释放肾素释放受多种因素调控,如肾脏血流减少、交感神经活性增加、体液容量减少等。肾素释放后,通过肾小球旁器的近球细胞分泌进入血液,启动RAS的级联反应。血管紧张素原转化血管紧张素原在肾素的作用下转化为血管紧张素I(AngI),AngI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作用下进一步转化为血管紧张素II(AngII),这是RAS级联反应中的关键步骤。AngII生成与效应AngII是RAS的主要效应分子,它通过作用于血管平滑肌、肾上腺皮质和心脏等靶器官,产生收缩血管、保钠排钾、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等生理效应。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负反馈调节AngII抑制肾素AngII通过负反馈机制抑制肾素的释放,当体内AngII水平升高时,会抑制肾素的合成和分泌,从而降低RAS的活性。这种调节有助于维持血压的稳定。醛固酮分泌抑制AngII可以抑制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减少钠的重吸收和钾的排泄,从而降低血容量和血压。当血压降低时,AngII的抑制作用减弱,促进醛固酮的分泌,增加血容量。交感神经活动调节AngII可以调节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从而降低心率和血压。这种调节有助于维持心血管系统的平衡。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调节异常高血压RAS系统的过度激活是高血压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之一。AngII水平的持续升高,导致血管收缩和肾小管重吸收钠增加,从而引起血压升高。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时,RAS系统会被过度激活,AngII的增加会导致心肌肥厚和纤维化,进一步加重心力衰竭的症状。肾脏疾病肾脏疾病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常常处于过度激活状态,导致肾脏血管收缩,加重肾小球损伤和肾功能恶化。

03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药物的作用机制

肾素抑制剂的药理作用抑制肾素活性肾素抑制剂通过直接抑制肾素酶活性,减少血管紧张素I(AngI)的生成,从而降低血管紧张素II(AngII)的水平,减轻血管收缩和血压升高。降低血压肾素抑制剂能够有效降低血压,尤其适用于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研究表明,这类药物可以降低血压达10-15mmHg,显著改善心血管风险。改善心功能肾素抑制剂通过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脏功能,对心力衰竭患者有益。它们能够降低心脏指数,改善心脏射血分数,减轻心肌肥厚。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药理作用抑制ACE活性ACE抑制剂通过特异性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