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气体的绝缘特性—气体的击穿过程(高电压技术).pptx

发布:2025-04-12约小于1千字共2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电介质绝缘特性;一、汤逊理论;(一)均匀电场中气体的伏安特性;(二)汤逊理论;2、放电;二、巴申定律;三、流注理论;2)流注的形成和发展;;电介质绝缘特性;(1)放电外形。pd很大时,放电具有通道形式,这从流注理论中可以得到说明。流注中的电荷密度很大,电导很大,故其中电场强度很小。流注出现后,将减弱其周围空间的电场(但加强了其前方电场),并且这一作用伴随着流注的发展而更为强大。因此,电子崩形成流注后,当某个流注由于偶然原因发展更快时,它就将抑制其他流注的形成和发展,并且随着流注的向前推进,这种作用将越来越强烈。;(2)放电时间。光子以光速传播,所以流注发展速度极快,这可以说明pd很大时放电时间特别短的现象。;(3)阴极材料。根据流注理论,维持放电自持的是空间光游离,而不是阴极表面的游离过程。这就说明了为什么当pd较大时,击穿电压和阴极材料基本无关;而当pd较小,或压力小,或距离小时,电子崩发出的光子容易到达阴极,而不易被气体分子吸收,从而引起阴极表面游离,于是击穿电压和阴极材料有关。;;电介质绝缘特性;一、气体中带电质点的产生;(1)按照能量来源的不同,游离形式可分为:;(2)金属表面游离所需能量获得途径:;;;电介质绝缘特性;一、讨论汤逊理论能解释任何情况下的放电;(1)放电外形:高气压时,放电外形为有分支的细通道,而按照汤逊放电理论,放电应在整个电极空间连续进行。;(2)放电时间:根据出现电子崩经几个循环后完成击穿的过程,可以计算出放电时间。在低气压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一致,高气压下的实测放电时间比计算值小得多。;(3)击穿电压:pd较小时,击穿电压计算值与实验值一致;pd较大时不一致。;(4)阴极材料:低气压下间隙击穿电压与电极材料有关;高气压下间隙击穿电压与电极材料无关。;通常认为,pd26kPa.cm时,击穿过程将发生变化,汤逊理论不再适用,但其碰撞游离的基本原理仍是普遍有效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