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知识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知识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标准预防强调()
A.主要保护病人
B.主要保护医护人员
C.保护医患双方
D.保护抵抗力差者
答案:C
解析:标准预防是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的许多特点进行综合,认定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其目的是保护医患双方,防止疾病在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传播。
2.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续应用时间是()
A.46小时
B.68小时
C.810小时
D.1012小时
答案:B
解析:医用防护口罩能阻止经空气传播的直径≤5μm感染因子或近距离(<1m)接触经飞沫传播的疾病。一般情况下,其效能持续应用时间是68小时,超过这个时间防护效果会下降。
3.接触传染病患者后刷洗双手,正确的顺序是()
A.前臂,腕部,手背,手掌,手指,指缝,指甲
B.手指,指缝,手背,手掌,腕部,前臂
C.前臂,腕部,指甲,指缝,手指,手背,手掌
D.手掌,腕部,手指,前臂,指甲,指缝,手背
答案:A
解析:接触传染病患者后刷洗双手,应按照从相对清洁部位到相对污染部位的顺序,即先洗前臂,再到腕部,然后是手背、手掌、手指、指缝,最后是指甲,这样可以避免已经清洁的部位再次被污染。
4.隔离衣的使用,正确的做法是()
A.每周更换1次
B.保持袖口内外面清洁
C.隔离衣潮湿后立即晾干
D.隔离衣必须全部盖住工作服
答案:D
解析:隔离衣应每天更换,如有污染或潮湿应立即更换,A选项错误;袖口是污染区,要保持外面清洁,B选项错误;隔离衣潮湿后应立即更换,而不是晾干后再用,C选项错误;隔离衣必须全部盖住工作服,以起到隔离的作用,D选项正确。
5.为防止交叉感染,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是()
A.进行无菌操作时要戴口罩、帽子
B.用无菌钳子夹取无菌物品
C.一份无菌物品只供一位病人使用
D.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
答案:C
解析:一份无菌物品只供一位病人使用可以有效避免不同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戴口罩、帽子,用无菌钳子夹取无菌物品,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等措施虽然也是防止感染的重要手段,但不是专门针对交叉感染的最具针对性措施。
6.近距离接触经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哪种口罩()
A.纱布口罩
B.一次性医用口罩
C.外科口罩
D.医用防护口罩
答案:D
解析:医用防护口罩对空气动力学直径≤0.3μm的颗粒的过滤效率达到95%以上,能有效防护经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近距离接触此类患者时应佩戴。纱布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和外科口罩防护效果相对较弱,不能满足这种情况下的防护需求。
7.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
A.环境消毒
B.合理使用抗生素
C.洗手
D.隔离传染病人
答案:C
解析: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通过正确洗手,可以去除手部的污垢、细菌和病毒,减少病原体的传播。环境消毒、合理使用抗生素和隔离传染病人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但相对而言,洗手更具有普遍性和可操作性。
8.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应当()
A.戴工作帽
B.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
C.戴防护眼镜
D.戴双层手套
答案:D
解析: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时,在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戴双层手套可以增加防护屏障,减少病原体通过破损皮肤进入体内的风险。戴工作帽、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和防护眼镜主要是为了保护头部、呼吸道和眼睛,而不是针对手部破损的防护措施。
9.关于戴手套的描述错误的是()
A.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应当戴无菌手套
B.戴手套前应当洗手
C.摘手套后应当洗手
D.若不是无菌操作,不同病人之间可以不换手套
答案:D
解析:即使不是无菌操作,在不同病人之间也必须更换手套,以防止交叉感染。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应当戴无菌手套,戴手套前和摘手套后都应当洗手,这些都是正确的防护措施。
10.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的时间为()
A.8小时内
B.12小时内
C.24小时内
D.48小时内
答案:C
解析: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并同时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以降低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标准预防的基本特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