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7课雷电颂.pptx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7课
雷电颂
2021/10/10/周日1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目•文本解读与赏析
•诗歌主题思想探讨
CONTENCT
•艺术特色与风格分析
•跨文化对比:东西方自然诗歌比较
录•知识拓展:当代环保理念与实践
2021/10/10/周日2
01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2021/10/10/周日3
时代背景及文学流派
时代背景
本文选自《屈原》,是一部历史剧,写于1942年1月。当时正是
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半壁河山沦于敌手,国民党政府在日本大
敌当前之时,尽管积极抗日,却还不忘反共,悍然发动“皖南事
变”。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屈原》,
以鞭挞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
文学流派
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有
着重要的地位。他的创作涉及诗歌、戏剧、小说等多个领域,是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2021/10/10/周日4
作者生平与创作历程
作者生平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毕业于
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
长、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
创作历程
郭沫若的创作历程十分丰富,他的早期作品以诗歌为主,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后来他开始涉足戏剧创作,
写下了许多优秀的历史剧和话剧作品。《屈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2021/10/10/周日5
《雷电颂》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雷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