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地理含答案.pdf
2025年茂名市高三年级第二次综合测试
地理试卷
本试卷共8页,1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
题目要求。
欧美发达国家城市群的人口增长往往经历中心城市集聚(Ⅰ)、圈层整体增长(Ⅱ)、中心城市复兴(Ⅲ)
3个阶段。下图反映美国东北部城市群中心城市与整个城市群人口增速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城市群人口增长实现由阶段I向阶段Ⅱ的转变,大约在()
A.1860年B.1900年C.1940年D.2000年
2.该城市群计划再次提高中心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主要为了()
A.提高基础设施服务效率B.缓解边缘城市环境问题
C.分散城市之间交通压力D.推动中心城市产业升级
【答案】1.C2.D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心城市集聚(Ⅰ)阶段为中心城市人口增加,即中心城市人口增速为正值,
圈层整体增长(Ⅱ)阶段为城市群人口增长,即城市群人口增速为正值,结合阶段Ⅲ可知,阶段Ⅱ中心城
市人口应该在减少,即增长速度为负值,所以该城市群人口增长实现由阶段I向阶段Ⅱ的转变应该是中心城
市增速由正值转为负值的时间,即大约在1940年左右,故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2题详解】
第1页/共14页
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再次提高中心城市对人口吸引力为中心城市复兴(Ⅲ)阶段,核心目标是
产业结构升级,所以,提高人口吸引力可能更多是为了中心城市可能需要吸引高技能人才来促进新兴产业
的发展,从而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而不仅仅是基础设施的效率,且基础设施效率提升通常在圈
层整体增长阶段(Ⅱ)完成,A错误,D正确;提高中心城市吸引力将加剧人口向核心区回流,可能加重
中心城区资源环境压力,与缓解边缘城市环境问题无直接关联,且边缘城市环境问题应通过产业疏解、生
态修复解决,而非依赖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B错误;增强中心城市吸引力会提升核心区通勤需求,反而
可能加剧交通压力,同时,缓解压力应通过“多中心网络化”或智能交通管理,而非单极强化,C错误,故选
D。
【点睛】城市的虹吸效应是指由于其在经济、资源、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显著优势,吸引周边中小城市或农
村地区的人口、资本、技术等要素向自身高度集中的现象。这种现象类似于“吸管效应”,导致资源单向流动,
进一步强化大城市的优势地位,而周边地区可能面临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
2024年,东莞市长安镇成为我国第6个GDP“千亿镇”。下表为其中4个“千亿镇”的基本情况。据此
完成下面小题。
镇名所属省市支柱产业其他信息
电子信息、五金模
长安镇广东东莞“智能手机故乡”
具
家电制造、机器人从“造电饭煲”到“机器人造机器
北滘镇广东佛山
产业人”;与广州有地铁相连
电子信息、高端装
玉山镇江苏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与上海地铁相连
备
茅台镇贵州遵义白酒产业“中国第一酒镇”;国家级文旅集聚区
3.东莞市长安镇成为“千亿镇”主要得益于()
A.文旅产业赋能经济发展B.传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C.制造业创新链产业链融合D.劳动密集型产业高度集聚
4.促进北滘镇、玉山镇融入所在都市圈的关键因素是()
A.轨道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