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CSTM 00197-2021 石墨烯量子点 蓝光发射相对荧光量子产率测定 分子荧光光谱法.docx
ICS17.180CCSC04
团体标准
T/CSTM00197-2021
石墨烯量子点蓝光发射相对荧光量子产率
测定分子荧光光谱法
Graphenequantumdots—Determinationofrelativefluorescencequantumefficiencyfortheblueemission—Molecularfluorescencespectroscopy
2021-08-04发布2021-11-04实施
中关村材料试验技术联盟发布
T/CSTM00197—2021
I
目录
前言 II
引言 I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测量原理 2
5仪器 2
6试剂和设备 2
7样品前处理 3
8测量条件和步骤 3
9数据处理和计算 4
10不确定度来源分析 4
11检测报告 5
附录A(资料性)石墨烯量子点荧光光谱表征实例 6
附录B(资料性)石墨烯量子点相对荧光量子产率测量实例 8
附录C(资料性)石墨烯量子点荧光量子产率测试报告格式 10
附录D(资料性)起草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11
参考文献 12
T/CSTM00197—2021
II
前言
本文件参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材料与试验团体标准委员会基础与共性技术领域委员会(CSTM/FC00)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材料与试验团体标准委员会基础与共性技术领域委员会(CSTM/FC00)归口。
T/CSTM00197—2021
III
引言
石墨烯量子点是直径小于100nm的石墨烯片层,具有光稳定性高、尺寸小、生物相容性好、荧光发射带可调等诸多优点,在荧光生物成像和光学检测方面潜力巨大,是目前碳基纳米生物材料的研究热点。特别是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望取代半导体荧光量子点成为一类新型的荧光探针。
石墨烯量子点发光性质在其诸多性质中倍受关注。不同来源石墨烯量子点的发光强度和发光范围差别较大,为规范其发光性质的研究,本文件规定了石墨烯量子点发光性质的表征方法及其蓝光发射相对荧光量子产率的计算。
T/CSTM00197—2021
1
石墨烯量子点蓝光发射相对荧光量子产率测定分子荧光光谱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分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石墨烯量子点蓝光发射相对荧光量子产率的术语和定义、测量原理、仪器、试剂和设备、样品的前处理、测量条件和步骤、数据处理和计算、不确定度来源分析和检测报告。
本文件适用于分子荧光光谱法表征石墨烯量子点蓝光发射相对荧光量子产率,石墨烯量子点的其他荧光发射带和其他纳米颗粒的发光性质表征(配合合适的荧光量子产率参考/标准物质)亦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1883荧光增白剂荧光强度的测定
GB/T30554纳米科技术语第3部分:碳纳米物体
GB/T30544.13-2018纳米科技术语第13部分:石墨烯及相关二维材料
GB/T36081-2018纳米技术硒化镉量子点纳米晶体表征荧光发射光谱法
3术语和定义
GB/T21883、GB/T30554.3、GB/T30544.13-2018和GB/T36081-2018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石墨烯graphene
石墨烯层graphenelayer
单层石墨烯single-layergraphene;monolayergraphene
由一个碳原子与周围三个近邻碳原子结合形成蜂窝状结构的碳原子单层。
注1:它是许多碳纳米物体的重要构建单元。
注2:由于石墨烯仅有一层,因此通常被称为单层石墨烯。石墨烯缩写为1LG,以便区别于缩写为2LG的双层石墨烯和缩写为FLG的少层石墨烯。
注3:石墨烯有边界,而且在碳-碳键遭到破坏的地方有缺陷和晶面。
[来源:GB/T30544.13-2018,定义]3.2
少层石墨烯few-layerg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