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北航叶轮机高等气动力学大作业.doc

发布:2025-04-10约1.8万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作业条件和要求

设计参数

进气总压 =101325.0Pa

进气总温 =288.15K

质量流量 G=550kg/s

总增压比

绝热效率

气体常数 R=287.06J/kg/K

定压比热 =1004.7J/kg/K

确定(说明理由)

转速,流道几何,各排叶片参数的展向分布(最少根、中、尖三个截面):叶片尾缘半径,D因子,压比,效率,轮缘功,子午速度,相对速度,绝对速度,相对气流角,绝对气流角,静压,静温,总压,总温,密度,各叶片的基元几何(最少根、中、尖三个截面)

叶轮机高等气动力学

大作业

——风扇设计

院(系)名称

专业名称

学号

学生姓名

一、控制方程

(1)连续性方程

积分形式的连续性方程(对展向计算站而言)

(2)运动方程

以焓熵形式描述的展向平衡方程

(3)能量方程

(4)状态方程

(5)熵增关系式

(6)沿流线斜率曲率

二、数值过程

(1)离散方式(i为计算站标号,j为流线标号)

(2)运动方程

流线平均参数

(3)连续方程

三、求解流场流程图

四、压气机设计

(1)压气机级数的确定:压气机设计流量为550kg/s,压比1.5,可以看出属于民用风扇范畴,因此初步选定为单级轴流压气机。一级转子与一级静子的形式。

(2)压气机流道形式的选择:对于级数较少的压气机而言,流道采用等外径设计规律,可以充分利用压气机较高的叶尖切线速度,实现较大的加功量。因此本压气机选择等外径气流通道设计。

(3)压气机轮毂比的确定:转子轮毂比的选择需同时考虑-0.4之间,因此选定压气机轮毂比为0.35。并定义转子进口机匣与轮毂半径分别为,,且满足。

(4)压气机进口参数的确定:

压气机进口轴向马赫数大小与压气机性能有密切的关系,当进口轴向马赫数

增加,压气机效率和裕度都要下降。根据以往经验,高压压气机进口马赫数通常为0.48-0.52之间,对于风扇,进口马赫数通常在0.6-0.68之间。

因此本设计选定进口马赫数Ma=0.6,并认为进口流场为均匀场,来流方向轴向,无预旋。

进口静温:由,可求得=268.80K

当地音速:c==328.67m/s,m/s。

进口静压:由计算得Pa

进口空气密度:30

空气质量流量:G=550kg/s

由连续方程,风扇进口面积

由轮毂比和面积公式,可得=0.991m,=0.347m。

(5)压气机出口参数的确定:-0.5,选定出口Ma为0.48。压气机级出口总压101325*1.5=Pa,由压气机绝热效率,可求得压气机出口总温为K。K,Pa,,。由压气机出口截面积以及出口外径,可得压气机出口轮毂半径为。

(6)转子出口截面参数确定:确定静子总压恢复系数,转子出口总压,转子压比=31,由转子效率公式可得转子效率,因此由轮缘功公式可得J/kg。由单级风扇功分配的特点,应适当减小根部和尖部的加功量:对于叶根处,加功量应尽可能小,以保证根部气流转折角不至于过大;对于尖部,同样应减小加功量,来减小尖部气流的分离。由轮缘功的公式可知,可通过给定压比和效率沿展向的分布来保证不同展高位置的功分配。表1给出了不同截面处,转子叶片轮缘功压比和效率的分配情况,图1给出了不同截面处压比分配曲线。

表1转子叶片不同展高位置参数分布

百分比展高

压比

效率

轮缘功J/kg

0

32458.3

5%

10%

20%

30%

50%

70%

90%

100

平均值

图1转子压比沿展向分布图2转子出口环量展向分布

(7)叶尖切线速度和转速的确定:根据轮缘功公式:可知,切线速度越大轮缘功越大,有利于压比的提高,当轮缘功不变时,切线速度越大,扭速越小,即叶片的弯度越小。当然,叶尖切线速度过大时,尖部相对马赫数过高,激波损失增强,从而导致效率的下降,这对于现代压气机设计来说已经成为了不可避免的问题。对于相同的角速度,为得到更大的加功量,根部需要更高的扭速,即叶片的弯角更大。由公式:知,切线速度与转速密切关联,本压气机选取叶尖切线速度为380m/s,其中r为转子外径,所以转速rpm,角速度,所以对应的根中尖三个截面处的负荷系数分别为、和。由压气机出口气流速度,所以对应根中尖的流量系数分别为:。图2给出了本压气机尖部流量系数负荷系数的分配在Smith图上的位置(图中)。可以看到,本压气机中部和尖部的流量系数与负荷系数的分配比较合理(坐标分别为2;),且在图中效率较高位置,然而根部的负荷过大,这有可能导致根部分离较严重,效率不高。

图3流量系数与负荷系数对应关系

(8)叶片弦长及稠度的确定:叶片展弦比与发动机使用成本、叶尖速度、压气机效率、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