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

发布:2025-04-13约4.61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以下哪种灭火器适用于扑救油类火灾?()

A.清水灭火器B.二氧化碳灭火器C.泡沫灭火器D.干粉灭火器

答案:C

解析:清水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固体物质火灾;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扑救贵重设备、档案资料、仪器仪表、600伏以下电气设备及油类的初起火灾;泡沫灭火器适用于扑救各种油类火灾和木材、纤维、橡胶等固体可燃物火灾;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救各种易燃、可燃液体和易燃、可燃气体火灾,以及电器设备火灾。所以扑救油类火灾应选泡沫灭火器。

2.在施工现场,工人必须正确佩戴()。

A.安全帽B.手套C.护目镜D.安全带

答案:A

解析:安全帽能有效保护头部免受物体打击伤害,在施工现场是工人必须正确佩戴的基本防护用品。手套、护目镜、安全带是在特定作业场景下才需要佩戴的,并非所有施工现场工人都必须时刻佩戴。

3.电气设备发生火灾时,应首先()。

A.切断电源B.用水灭火C.用泡沫灭火器灭火D.拨打119

答案:A

解析:电气设备着火时,首先切断电源可以防止火势蔓延和触电事故发生。水是导电的,不能直接用于扑灭电气火灾;泡沫灭火器也可能导电,一般不用于电气火灾初期扑救;拨打119是后续要做的,但不是首先应采取的措施。

4.安全色中,黄色表示()。

A.禁止B.警告C.指令D.提示

答案:B

解析:安全色规定,红色表示禁止、停止;黄色表示警告、注意;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绿色表示提示、安全状态、通行。

5.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应()。

A.继续作业B.停止作业,撤离危险现场C.向上级报告后继续作业D.原地等待救援

答案:B

解析: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6.以下哪种不属于高处作业?()

A.在屋顶上进行检修作业B.在2米高的脚手架上作业C.在地面上进行设备安装D.在塔吊上进行维护作业

答案:C

解析:高处作业是指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在屋顶、2米高脚手架、塔吊上作业都属于高处作业,而在地面上进行设备安装不属于高处作业。

7.火灾发生时,下列哪种逃生方式是正确的?()

A.乘坐电梯逃生B.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前行C.向光亮处逃生D.跳楼逃生

答案:B

解析:火灾发生时,电梯可能会因断电等故障被困,不能乘坐电梯逃生;光亮处可能是火势蔓延方向,不能向光亮处逃生;跳楼逃生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只有在迫不得已且有一定保障措施时才考虑。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前行可以避免吸入烟雾,是正确的逃生方式。

8.氧气瓶和乙炔瓶工作间距不应小于()米。

A.2B.3C.5D.10

答案:C

解析:为防止氧气瓶和乙炔瓶发生爆炸等危险,两者工作间距不应小于5米,与明火距离不应小于10米。

9.安全标志分为四类,它们分别是()。

A.通行标志、禁止通行标志、提示标志和警告标志

B.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

C.禁止标志、警告标志、通行标志和提示标志

D.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和通行标志

答案:B

解析:安全标志按其用途分为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四类。

10.下列哪种行为是违反安全规定的?()

A.遵守操作规程B.酒后上岗C.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D.定期检查设备

答案:B

解析:酒后上岗会使人反应迟钝、判断力下降,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是严重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定期检查设备都是保障安全的正确做法。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我国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答案:综合治理

解析:“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安全第一”强调安全在生产中的首要地位;“预防为主”是指把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放在预防上;“综合治理”则是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人管、法治、技防多管齐下。

2.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冷却法、窒息法、(隔离法)和化学抑制法。

答案:隔离法

解析:隔离法是将可燃物与火源或氧气隔离开来,使燃烧因缺少可燃物而停止。冷却法是降低燃烧物的温度;窒息法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物质冲淡空气;化学抑制法是抑制燃烧反应的自由基。

3.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

答案:操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