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培训试题(带答案).docx
安全培训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哪种灭火器适用于扑灭电器火灾?()
A.二氧化碳灭火器
B.泡沫灭火器
C.水基型灭火器
答案:A。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不会因留下任何痕迹使物品损坏,因此可以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600伏以下电气设备及油类的初起火灾。泡沫灭火器和水基型灭火器都导电,不能用于扑灭电器火灾。
2.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应()。
A.继续作业
B.停止作业,撤离危险现场
C.向上级报告后继续作业
答案:B。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3.在易燃易爆场所穿()最危险。
A.布鞋
B.胶鞋
C.带钉鞋
答案:C。带钉鞋在行走过程中,鞋底的钉子与地面摩擦可能产生火花,在易燃易爆场所,这种火花可能会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布鞋和胶鞋一般不会产生火花。
4.安全色中,红色表示()。
A.禁止、停止
B.警告、注意
C.指令、必须遵守
答案:A。安全色的含义规定,红色表示禁止、停止、消防和危险的意思;黄色表示注意、警告的意思;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绿色表示通行、安全和提供信息的意思。
5.使用消防灭火器灭火时,人的站立位置应是()。
A.上风口
B.下风口
C.侧风方向
答案:A。站在上风口可以避免灭火器喷出的灭火剂被风吹回,影响灭火效果,同时也能避免灭火时产生的烟雾、热气等对人体造成伤害。
6.操作旋转机械时佩戴()是错误的。
A.护发帽
B.手套
C.防异物伤害护目镜
答案:B。手套可能会被旋转的机械卷入,导致手部受伤,所以操作旋转机械时禁止佩戴手套。护发帽可以防止头发被卷入,防异物伤害护目镜可保护眼睛免受异物伤害。
7.下列哪种行为是违章行为()。
A.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B.高处作业系安全带
C.酒后上岗
答案:C。酒后上岗会使人反应迟钝、判断力下降,增加发生事故的风险,是严重的违章行为。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和高处作业系安全带都是正确的安全操作行为。
8.电气设备发生火灾时,应首先()。
A.切断电源
B.灭火
C.报警
答案:A。电气设备着火时,首先要切断电源,防止在灭火过程中发生触电事故。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进行灭火,并及时报警。
9.企业新职工上岗前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三级安全教育时间不得少于()学时。
A.24
B.36
C.48
答案:A。根据相关规定,企业新职工上岗前必须进行厂级、车间级、班组级三级安全教育培训,三级安全教育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
10.下列哪种物品不属于劳动防护用品()。
A.安全帽
B.护目镜
C.洗洁精
答案:C。安全帽和护目镜都是用于保护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防护用品,而洗洁精是清洁用品,不属于劳动防护用品。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____、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答案:安全第一。这是我国多年来安全生产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安全第一”强调在生产过程中要始终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
2.安全标志分为禁止标志、____、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四类。
答案:警告标志。禁止标志是禁止人们不安全行为的图形标志;警告标志是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标志;指令标志是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范措施的图形标志;提示标志是向人们提供某种信息(如标明安全设施或场所等)的图形标志。
3.火灾发生的三要素是____、助燃物、着火源。
答案:可燃物。可燃物是指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反应的物质,助燃物是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着火源是指供给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燃烧反应能量的来源。
4.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____。
答案:劳动防护用品。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是保障从业人员自身安全的重要措施。
5.高处作业是指在坠落高度基准面____m以上(含____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答案:2;2。根据《高处作业分级》标准,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6.电气设备发生火灾时,应使用____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灭火。
答案:二氧化碳。如前面选择题所述,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扑灭电气火灾,因为它不导电,不会对电气设备造成二次损坏。
7.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____,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答案:规章制度。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