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三中学高考化学试题:考前冲刺打靶卷含解析.doc
2025届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三中学高考化学试题:考前冲刺打靶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酸式滴定管旋塞处的小孔被凡士林严重堵塞,可以用细铁丝疏通
B.镀锌铁皮与稀硫酸反应,若产生的气泡突然消失,锌反应完全,需立即取出铁皮
C.液溴存放在带玻璃塞的棕色细口瓶中,并加水液封,放在阴凉处
D.若皮肤被烫伤且已破,可先涂些紫药水或1%高锰酸钾溶液
2、下列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操作
A
检验绿茶中是否含有酚类物质
向茶水中滴加FeCl3溶液
B
测定84消毒液的pH
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许84消毒液滴在pH试纸上
C
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苯酚
向苯和苯酚的混合物中滴加溴水,过滤后分液
D
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
向试管中依次加入浓硫酸、乙醇、乙酸和碎瓷片,加热
A.A B.B C.C D.D
3、下列物质中,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是
A.氯仿 B.干冰 C.石炭酸 D.白磷
4、用酸性KMnO4溶液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区别苯和甲苯
B.检验硫酸铁溶液中是否有硫酸亚铁
C.检验CH2=CHCHO中含碳碳双键
D.区别SO2和CO2
5、下列各组实验中,根据实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FeCl2和KSCN的混合溶液中滴入酸化的AgNO3溶液,溶液变红
Ag+的氧化性比Fe3+的强
B
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
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能溶于四氯化碳
C
向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至过量,先生成蓝色沉淀,后沉淀溶解,得到蓝色透明溶液
Cu(OH)2沉淀溶于氨水生成[Cu(OH)4]2-
D
用pH试纸测得:CH3COONa溶液的pH约为9,NaNO2溶液的pH约为8
HNO2电离出H+的能力比CH3COOH的强
A.A B.B C.C D.D
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
B.2L0.5mol·L-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数为2NA
C.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2NA
D.50mL12mol·L-1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7、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及结论都正确且二者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向等体积等浓度的H2O2溶液中分别加入5滴等浓度的CuSO4和KMnO4溶液
观察、对比气体产生的速度
可比较CuSO4和KMnO4的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
B
向植物油和矿物油中分别加入烧碱溶液,加热
冷却后观察到其一分层,另一不分层
分层的是矿物油,不分层的是植物油
C
将浓硫酸滴到胆矾晶体表面
晶体表面出现黑斑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D
SO2通入Ba(NO3)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SO2与可溶性钡盐均可生成白色沉淀
A.A B.B C.C D.D
8、乙酸和乙醛的鉴别有多种方法,下列可行的操作中最不简便的一种是
A.使用蒸馏水
B.使用NaHCO3溶液
C.使用CuSO4和NaOH溶液
D.使用pH试纸
9、在环境和能源备受关注的今天,开发清洁、可再生新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国家战略,科学家发现产电细菌后,微生物燃料电池(MFC)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难降解废物的处理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微生物燃料电池(MFC)示意图如下所示(假设有机物为乙酸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室菌为厌氧菌,B室菌为好氧菌
B.A室的电极反应式为CH3COO??8e?+2H2O2CO2+8H+
C.微生物燃料电池(MFC)电流的流向为b→a
D.电池总反应式为CH3COO?+2O2+H+2CO2+2H2O
10、已知反应S2O82-(aq)+2I-(aq)2SO42-(aq)+I2(aq),若往该溶液中加人含Fe3+的某溶液,反应机理:①2Fe3++(aq)+2I-(aq)I2(aq)+2Fe2+(aq)②2Fe2+(aq)+S2O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