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届汉中市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实验班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发布:2025-04-11约2.12万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5届汉中市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实验班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实验中需2mol/L的Na2CO3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2CO3的质量分别是

A.1000mL,212.0g B.950mL,543.4g C.任意规格,572g D.500mL,286g

2、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B.生物质能和氢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C.古代明矾除铜绿和现代焊接氯化铵除铁锈都利用了溶液显碱性的特性

D.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和汽车限行都是为了减缓温室效应

3、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W与Y同族且W原子的质子数是Y原子的一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X)r(Y)r(W)

B.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强

C.由W、Y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D.由X、Y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

4、铈是稀土元素,氢氧化铈[Ce(OH)4]是一种重要的氢氧化物。平板电视显示屏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玻璃粉末(含SiO2、Fe2O3、CeO2),某课题组以此粉末为原料回收铈,设计实验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中发生的反应是:Fe2O3+6H+2Fe3++3H2O

B.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C.过程②中有O2生成

D.过程④中发生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5、下列量气装置用于测量CO2体积,误差最小的是()

A. B.

C. D.

6、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常温常压下,Y的单质及其氧化物均能与X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应生成一种相同的物质,该物质的分子与CH4具有相同的空间结构。X的单质与氢气混合后在冷暗处会发生爆炸。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为:X>Z>Y

B.元素Y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C.元素W、Y位于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

D.元素Z的含氧酸具有强氧化性

7、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铝粉和NaOH溶液反应制取少量H2:Al+2OH-=AlO2-+H2↑

B.过量铁粉与一定量稀硝酸反应:Fe+4H++NO3-=Fe3++NO↑+2H2O

C.澄清石灰水中加入过量NaHCO3溶液:Ca2++OH-+HCO3-=CaCO3↓+H2O

D.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C6H5O-+CO2+H2O→C6H5OH+HCO3-

8、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不能实现的是()

A.NH3NOHNO3

B.浓盐酸Cl2漂白粉

C.Al2O3AlCl3(aq)无水AlCl3

D.葡萄糖C2H5OHCH3CHO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和农药的生产等方面

B.钠和钾的合金在常温下是液体,可用于快中子反应堆作热交换剂

C.用硅制造的光导纤维具有很强的导电能力,可用于制作光缆

D.化肥的生产、金属矿石的处理、金属材料的表面清洗等都可能用到硫酸

10、下列解释事实的化学用语错误的是

A.闪锌矿(ZnS)经CuSO4溶液作用后,转化为铜蓝(CuS):ZnS+Cu2+=CuS+Zn2+

B.0.1mol/L的醋酸溶液pH约为3:CH3COOHCH3COO-+H+

C.电解NaCl溶液,阴极区溶液pH增大:2H2O+2e-=H2↑+2OH-

D.钢铁发生吸氧腐蚀,负极反应为:Fe-3e-=Fe3+

11、X、Y、Z、R,W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所在周期数之和为11。YZ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R的原子半径是五种元素中最大的,W与Z同主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简单离子的半径:Y>X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W

C.X、Z和R形成强碱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W>R

12、下列有关酸碱滴定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准备工作:先用蒸馏水洗涤滴定管,再用待测液和标准液洗涤对应滴定管

B.量取?15.00mL?待测液:在?25?mL?滴定管中装入待测液,调整初始读数为?10.00mL后,将剩余待测液放入锥形瓶

C.判断滴定终点:指示剂颜色突变,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D.读数:读蓝线粗细线交界处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