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届河北省邢台市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发布:2025-04-11约1.72万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5届河北省邢台市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试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在硫酸亚铁溶液中通入氧气:4Fe2++O2+4H+=4Fe3++2H2O

B.NH4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2HCO3-+Ba2++2OH-=BaCO3↓+2H2O+CO32-

C.氢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OH)2+2H+=Fe2++2H2O

D.澄清石灰水与过量小苏打溶液混合:Ca2++OH-+HCO3-=CaCO3↓+H2O

2、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在大气中有两种同素异形体且均能支持燃烧,X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非金属元素Y的原子序数是Z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Y、Z的氢化物稳定性YZ

B.Y单质的熔点高于X单质

C.X、W、Z能形成具有强氧化性的XZW

D.中W和Y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3、研究表明N2O与CO在Fe+作用下发生可逆反应的能量变化及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中Fe+是催化剂,FeO+是中间产物 B.总反应速率由反应②的速率决定

C.升高温度,总反应的平衡常数K减小 D.当有14gN2生成时,转移1mole-

4、高能LiFePO4电池多应用于公共交通,结构如图所示。电池中间是聚合物的隔膜,其主要作用是在反应过程中只让Li+通过,原理如下:(1?x)LiFePO4+xFePO4+LixCnLiFePO4+n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Li+向正极移动

B.放电时,电子由负极→用电器→正极

C.充电时,阴极反应为xLi++nC+xe-=LixCn

D.充电时,阳极质量增重

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LH2与11.2LD2所含的质子数均为NA

B.硅晶体中,有NA个Si原子就有4NA个Si—Si键

C.6.4gCu与3.2g硫粉混合隔绝空气加热,充分反应后,转移电子书为0.2NA

D.用惰性电极电解食盐水,若导线中通过2NA个电子,则阳极产生22.4L气体

6、某同学通过如下流程制备氧化亚铜:

已知:难溶于水和稀硫酸;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②中的可用替换

B.在步骤③中为防止被氧化,可用水溶液洗涤

C.步骤④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如果试样中混有和杂质,用足量稀硫酸与试样充分反应,根据反应前、后固体质量可计算试样纯度

7、相同温度下溶液的酸碱性对TiO2光催化燃料R降解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对比pH=7和pH=10的曲线,在同一时刻,能说明R的起始浓度越大,降解速率越大

B.对比pH=2和pH=7的曲线,说明溶液酸性越强,R的降解速率越大

C.在0~20min之间,pH=2时R的平均降解速率为0.0875×10-4mol·L-1·min-1

D.50min时,pH=2和pH=7时R的降解百分率相等

8、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室温时饱和的二氧化碳水溶液,冷却到0℃时会放出一些二氧化碳气体

B.强电解质在水中溶解度一定大于弱电解质

C.相同温度下,把水面上的空气换成相同压力的纯氧,100g水中溶入氧气的质量增加

D.将40℃的饱和硫酸铜溶液升温至50℃,或者温度仍保持在40℃并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铜,在这两种情况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保持不变

9、化学与环境、工农业生产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Cl不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不能用作食品防腐剂

B.浸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可用于水果保鲜

C.捕获工业排放的CO2,可用来合成可降解塑料聚碳酸酯

D.在葡萄酒中添加微量SO2作抗氧化剂,可使酒保持良好品质

10、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10NaN3+2KNO3=K2O+5Na2O+16N2↑。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75mo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生成40.0LN2(标准状况) B.有0.250molKNO3被氧化

C.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25mol D.被氧化的N原子的物质的量为4.75mol

11、含氰化物的废液乱倒或与酸混合,均易生成有剧毒且易挥发的氰化氢。工业上常采用碱性氯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