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英文名称
ChineseClassicalPoetryAppreciation
课程编号
300706
开课学期
三
课程性质
美育选修课
课程属性
选修课
课程学分
1
适用专业
机械电子工程
课程学时
总学时:16;其中理论学时:16实验实践学时:0上机学时:0
开课单位
基础教学部
先修课程
课程名称
对先修课应知应会具体要求
后续课程
课程目标及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
8
1.知识目标:
掌握中国古典诗词发展的基本轮廓,及各种文学现象的因革兴衰和交融演变等。
掌握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家及代表作品。
0.4
2.能力目标
能够独立分析、评论、鉴赏中国古代诗词作品,较为准确掌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
能够发展走向社会所需要的思想、文化、职业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0.4
3.素养目标
能够具备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具有高尚的审美情趣。
能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健全人格、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造创新活力,提升综合素质。
0.3
课程概述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是一门美育选修课,授课总学时为16学时。本课程是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高校美育理论课,是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典诗词文化,提高文化艺术素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升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讲授中国古典诗词发展的基本轮廓和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家及代表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艺术修养,同时提升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所需要的思想、文化、职业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课程应知应会具体内容要求
任务一:中国古典诗词发展历史及各阶段特点概述(支撑课程目标1、2)
知识要点:先秦诗歌、汉代乐府、建安诗歌、两晋南北朝诗歌、唐宋词名作、律格诗。
学习目标:掌握中国古典诗词发展基本脉络以及各阶段诗词基本特点和代表作品,能够独立分析、评论、鉴赏中国古代诗词作品,较为准确掌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
授课建议:建议中国古典诗词课程总学时16学时,中国古典诗词发展历史及各阶段特点概述10学时。具体教学内容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
采取教师专题讲授为主,学生讨论和自学为辅的方式进行授课。
任务二: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方法(支撑课程目标1、2、3)知识要点:汉字文化、汉语艺术、古典诗词鉴赏基本方法。
学习目标: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评价古代作家及古代诗词作品,提升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授课建议:建议中国古典诗词课程总学时16学时,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方法6学时。具体教学内容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采取教师专题讲授为主,学生讨论和自学为辅的方式进行授课。
师资标准
专职老师要求:
1.具有文学、艺术学专业或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讲师及以上技术职称。
2.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
3.能遵循应用型本科的教学规律,正确分析、设计、实施及评价课程。
4.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理论素养和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能够在教学中适当引入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相关内容。
兼职教师要求:
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理论素养,熟悉高等教育规律,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能正确分析、设计、实施及评价课程。
教材选用标准
教材选用标准:
1.优先选用国家规划教材、精品课程教材。
2.教材应体现知识新、实用性强,教材内容应进行适时更新和扩充。
参考教材:
大学国文教程(第2版),江胜清李明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ISBN:978-7-3002-6892-7,2019年5月。(高校公共课精品教材)
评价与考核标准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课程期末成绩满分100分,由平时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两部分构成。其中,平时过程考核占期末总成绩的40%,期末考核占期末总成绩的
60%。
平时过程考核:
平时过程考核以百分制计分,满分100分。主要由二部分组成,分别是考勤、课堂表现,每部分满分均为100分,其中考勤占平时过程考核的50%,课堂表现占平时过程考核的50%。具体细则考核如下:考勤部分:满分100分,缺勤一次扣10分,缺勤三次以上考勤部分为0分;
课堂表现部分:满分100分,教师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如迟到、上课睡觉、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行为、回答问题次数及正确率、随堂测试等)情况给与学生该项分数;
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需要,对平时过程考核的构成和权重进行适当调整。
期末考核:
期末考核以百分制计分,满分100分。教师根据学生提交专题论文情况给与学生该项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