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届广东深圳平湖外国语学校下学期高三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试卷试题含解析.doc

发布:2025-04-15约7.05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5届广东深圳平湖外国语学校下学期高三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试卷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用一束紫外线照射某金属时不能产生光电效应,可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措施是

A.改用强度更大的紫外线照射 B.延长原紫外线的照射时间

C.改用X射线照射 D.改用红外线照射

2、质量为的铁锤从高处落下,打在水泥桩上,铁锤与水泥桩撞击的时间是,则撞击过程中,铁锤对桩的平均冲击力大小为()

A. B. C. D.

3、汽车碰撞试验是综合评价汽车安全性能的有效方法之一。设汽车在碰撞过程中受到的平均撞击力达到某个临界值F0时,安全气囊爆开。在某次试验中,质量m1=1600kg的试验车以速度v1=36km/h正面撞击固定试验台,经时间t1=0.10s碰撞结束,车速减为零,此次碰撞安全气囊恰好爆开。则在本次实验中汽车受到试验台的冲量I0大小和F0的大小分别为()(忽略撞击过程中地面阻力的影响。)

A.I0=5.76×104N·S,F0=1.6×105N B.I0=1.6×104N·S,F0=1.6×105N

C.I0=1.6×105N·S,F0=1.6×105N D.I0=5.76×104N·S,F0=3.2×105N

4、如图所示,质量为4kg的物体在动摩擦因数为0.5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水平向左、大小为10N的拉力作用,则物体所受摩擦力为(g=10N/kg)

A.10N,向右 B.10N,向左

C.20N,向右 D.20N,向左

5、如图,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三个带电小球a、b和c分别位于边长为L的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a、b带正电,电荷量均为q,c带负电,整个系统置于方向水平的匀强电场中,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若三个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球所受合力斜向左

B.c球带电量的大小为2q

C.匀强电场的方向垂直于ab边由ab的中点指向c点

D.因为不知道c球的电量大小,所以无法求出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

6、、两车在同一车道以的速度同向匀速直线行驶,车在前,车在后,两车相距,某时刻()车突然发现前面有一路障,其后车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后车立即刹车,若两车不发生碰撞,则加速度为()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7、一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开始运动,在0~6s内其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和拉力的功率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取g=10m/s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0~6s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24J

B.物体的质量m为2kg

C.0~6s内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为120J

D.0~6s内拉力做的功为156J

8、如图所示,在某一峡谷的两侧存在与水平面成相同角度的山坡,某人站在左侧山坡上的P点向对面的山坡上水平抛出三个质量不等的石块,分别落在A、B、C三处,不计空气阻力,A、C两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落到A、B、C三处的石块落地速度方向相同

B.落到A、B两处的石块落地速度方向相同

C.落到B、C两处的石块落地速度大小可能相同

D.落到C处的石块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最长

9、质量为m电量为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放在质量为M的绝缘长木板左端,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障擦因数为,木板长为L,开始时两者都处于静止状态,所在空间存在范围足够大的一个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E,恒力F作用在m上,如图所示,则()

A.要使m与M发生相对滑动,只须满足

B.若力F足够大,使得m与M发生相对滑动,当m相对地面的位移相同时,m越大,长木板末动能越大

C.若力F足够大,使得m与M发生相对滑动,当M相对地面的位移相同时,E越大,长木板末动能越小

D.若力F足够大,使得m与M发生相对滑动,E越大,分离时长本板末动能越大

10、无限长通电直导线在周围某一点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与电流成正比,与导线到这一点的距离成反比,即(式中k为常数)。如图所示,两根相距L的无限长直导线MN通有大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