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湖南省株洲世纪星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株洲世纪星高级中学2025年上期高二月考
历史
(本试卷共7页,20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6题,总分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是元代海运路线图。下列关于该路线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元代全国商业运输活跃B.证明元代海外贸易发达
C.该路线为元代的“瓷路”D.元代南北方的海运发达
2.法国米迪运河1667年开始修建,1681年竣工,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是欧洲近代最重要的土木工程之一。建成后的两百多年间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到19世纪,该河道逐渐被废弃。其原因有可能是()
A.苏伊士运河的开通B.铁路运输的兴起
C.拿破仑战争的破坏D.贸易中心的转移
3.1842年1月3日,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利物浦上了一艘名为“布列坦尼亚号”的汽船,18天以后他在波士顿港登岸。其间,虽然遭遇了可怕的海上风暴,但“布列坦尼亚号”汽船还是安全地到达了目的地。这说明汽船()
A.具有较强的远洋航行能力B.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C.助推海上探险活动的展开D.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传播
4.1987年英国政府规定,企业必须建立职业养老金制度,鼓励雇员参加“个人养老金计划”。1990年英国政府再次规定,卫生主管部门和全科医师作为买方(病人代表),根据病人需求与医院、社区服务机构等签订合同,购买医疗服务。这反映出英国()
A.社会保障资金投入增加B.社会救济资金来源多元化
C.医疗卫生体系日趋完善D.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市场化
5.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截至2023年,113个世卫组织成员国认可针灸等中医药诊疗方式,29个成员国为中医药的规范使用制定了有关法律法规,20个成员国将针灸等诊疗纳入本国医疗保障体系。这凸显了()
①中医在世界医学的地位优势②中医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③国际医疗保障体系的多元化④世界各国对中医的重视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6.魏晋到隋唐时期思想活跃,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外来宗教佛教在中国盛行,而作为主流思想的儒学则在挑战中有了新的发展。这表明该时期()
A.中外文化交流较为频繁B.外来佛教出现本土化趋向
C.社会动荡催生儒学复兴D.思想发展呈现出多元特征
7.战国时期,政治家苏秦曾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就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已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苏秦“刺股”的故事体现出的中华民族精神是()
A.自强不息B.和而不同C.崇德尚贤D.家国情怀
8.明末清初,研究伊斯兰教的学者王岱舆提出:“人生住世,有三大正事,乃顺主也,顺君也,顺亲也。凡违兹三者,则为不忠、不义、不孝也。”这表明当时()
A.士大夫认同伊斯兰教文化B.思想进步推动文化繁荣
C.外来宗教与传统文化融合D.社会动荡出现信仰危机
9.世界古代文明多元发展,产生了许多伟大的成就。下列关于成就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
②古印度的主要书写材料和重要的出口物资是莎草纸
③古埃及人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
④古希腊苏格拉底等人奠定了西方的哲学基础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0.公元前6世纪,波斯征服埃及初期,埃及的祭司立了一块“冈比西斯二世(波斯皇帝)献祭阿匹斯神牛石碑”。石碑的浮雕为纯粹的埃及风格,冈比西斯二世全身埃及法老装扮,虔诚地跪在阿匹斯神牛之前,用埃及人的姿势进行献祭。由此可以推断,当时()
A.波斯与古埃及文化交汇融合B.波斯帝国统治方式具有灵活性
C.古埃及吸收了波斯政治文化D.战争并未阻断埃及文明的传承
11.中世纪西欧的教会学校传授课程以《圣经》为主,通行的教材是《教理问答》;《圣经》中的道德准则也被视为制定教会法等法律的基础;基督教的教义和故事成为文学创作的主要题材。这表明,当时()
A.宗教有力推动了近代欧洲的转型B.古典文化遭到了基督教会的摒弃
C.基督教伦理渗透到日常生活D.理性思维的启蒙已初具雏形
12.下图为古代世界的帝国扩张示意图,在下列哪一帝国统治下,西亚和北非文明区首次被统一()
13.西晋以前的宁镇地区(今江苏南京、镇江一带)流行的方言是纯粹的吴语;西晋永嘉之乱后,北方官话取代吴语逐渐成为该地区的主流方言。导致宁镇地区主流方言发生变化的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