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天津市第五十五中学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第PAGE页,共NUMPAGES页
天津市第五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
高二年级3月学情调研(2025.3.17)(历史)
本试卷分为第1卷(选择题)和第I1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一、单选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北京高考·1)古代玉器为礼之重器,孔子用玉比喻理想人格: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坚硬),知(智)也;廉(棱角)而不刿(割),义也;垂之如队(坠),礼也。这一比喻寄托了
A.隆礼重法的精神B.无为而治的理想
C.修身明德的追求D.选贤任能的理念
2.(2024·河北高考·1)据考古发掘,距今约9000年前的浙江上山、河南贾湖等遗址,出土了中国特有的制作榫卯结构工具石凿;距今8000至7000年前的浙江跨湖桥、河姆渡等遗址,发现了榫卯木结构建筑。之后,此类建筑在中华大地广泛分布、成为中国最典型的建筑形式之一。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
A.本土性和包容性B.多样性和连续性
C.本土性和连续性D.多样性和包容性
3.(2024·安徽高考·3)唐朝文学家段成式《酉阳杂俎》所记植物近二百种,包括唐代传入的龙胆香、安息香、波斯枣、巴旦杏、无花果等。其子段公路《北户录》则主要记载了岭南地区的动植物,其中写道:茉莉花“本出外国,大同二年(536),始来中土,今番禺士女,多以彩缕贯花卖之”。这反映了
A.唐朝文化兼收并蓄B.大唐风俗远播异域
C.市民生活悠闲雅致D.文学体裁多种多样
4.(2023·全国高考乙卷·30)图3、图4分别为1955~1956年拍摄的动画片《神笔》《骄傲的将军》的剧照,两部影片融入了中国传统戏曲、诗画等元素,在世界影坛上独树一帜。这体现出新中国艺术创作
A.探索民族化道路的取向B.以进入世界市场为主要目标
C.摆脱外来艺术形式影响D.服务于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5.(2022·北京高考·6)《海国图志》问世不久即传入日本,当时著名学者佐久间象山感叹自己与魏源“所见亦有暗合者”“真可谓海外同志”,另一日本学者感慨道:“使海内尽得观之,庶乎其为我边防之一助矣!”这表明此时中日两国的有识之士
A.有了“开眼看世界”的意识B.主张中日结盟以反对西方的侵略
C.产生了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D.掀起了“师夷长技”的社会运动
6.(2023·天津高考·6)1895~1898年间,强学会、知耻学会、粤学会、保国会、保浙会、保川会、保滇会等纷纷成立。这些民间团体的出现表明
A.中央权力的下移B.救亡路径的求新
C.革命力量的发展D.社会转型的完成
7.(2023年·全国甲卷)有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高举科学与民主的旗帜,对旧传统进行批判,这在当时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也是“反传统主义者”。这里“反传统主义者”的含义是他们
A.完全否定传统文化B.否定传统思想的权威
C.反对旧文学的形式D.反对旧道德的束缚
8.下表呈现的是宋代程颐和朱熹的思想观点。这说明理学家
思想家
观点
程颐
读史须见圣贤所存治乱之机,贤人君子出处进退,便是格物
朱熹
若未读彻语、孟、中庸、大学便去看史,胸中无一个权衡,多为所惑
A.主经学史时须重视道德教化B.研究历史注重史料搜集整理
C.通过探究万物获取历史真相D.借助历史事实领悟心学理念
9.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
A.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B.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
C.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D.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10.(2025·辽宁沈阳高三上质检·11)国产首款3A(高成本、高体量、高质量)游戏《黑神话:悟空》以中国经典文学《西游记》为基础,结合现代游戏技术,巧妙地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融入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中,取得了商业上和传播上的巨大成功。这一现象
A.引发了文化同质化的担忧B.打破了欧美国家的文化霸权
C.是文化产业商品化的开端D.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表达
11.(2022·天津市南开区一模·1)“乐者为同,礼者为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