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2整式的加减 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docx

发布:2025-04-11约4.05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2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思路

嗨,亲爱的同学们!今天咱们要一起探索一个有趣的数学世界——整式的加减,特别是合并同类项。想象一下,咱们就像是在数学森林里探险,我们要找到那些长得一样的树木(同类项),然后把它们放在一起,这样就能更快地数清我们有多少树木了。咱们这节课就像一场游戏,我会带你们一步步解开这个谜题,让我们一起在数学的奇妙世界里快乐地奔跑吧!???♂?????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同类项的概念,能够正确识别和判断同类项。

②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包括系数的相加和字母部分的保持不变。

2.教学难点,

①理解同类项合并的原理,即合并同类项时只改变系数,字母部分保持不变。

②在实际操作中,能够灵活处理含有字母和数字的同类项合并,避免因错误理解导致的结果错误。

③在复杂的多项式中,能够准确识别和合并同类项,特别是当多项式中的项数较多且形式较为复杂时。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实例,讲解同类项的概念和合并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认识。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实践法:设计一系列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练习合并同类项,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PPT展示同类项的图形和示例,直观地展示合并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软件辅助:运用数学软件进行同类项的合并演示,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3.互动式教学:通过在线平台或移动设备,实现课堂即时反馈,提高教学互动性和效率。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环节(5分钟)

-情境创设: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如计算购物时的商品价格总和。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价格加起来,引入同类项的概念。

-引导学生尝试用自然语言描述加法运算中的“同类”和“不同类”。

-小结:引入整式加减和同类项的概念。

2.讲授新课(15分钟)

-重点讲解同类项的定义和识别方法,通过实例演示如何判断同类项。

-强调同类项合并的原则,即系数相加,字母部分不变。

-通过板书和PPT展示合并同类项的步骤和公式。

-互动环节:提问学生关于同类项的例子,鼓励学生举手回答。

-使用几何图形帮助学生可视化理解同类项合并的过程。

3.巩固练习(10分钟)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题目设计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提升难度。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集体讨论:邀请学生展示他们的答案,并引导全班讨论正确与否。

-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正面的反馈,指出错误的地方。

4.课堂提问(5分钟)

-随机提问,检查学生对同类项合并的理解程度。

-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和补充。

5.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解决一个综合性问题。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思路,共同解决问题。

-小组展示: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展示解题过程,其他小组和教师进行点评。

-教师总结:针对小组展示的内容,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同类项合并的重要性。

6.解决问题及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5分钟)

-提出一个实际应用题,如设计一个简单的家庭预算表,并要求学生使用同类项合并的方法来计算。

-引导学生思考同类项合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工程预算、市场分析等。

-强调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需要运用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

7.课堂小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同类项合并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布置课后作业,包括练习题和应用题,以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时间:共计45分钟。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是教学过程的重要反馈,以下是对本节课“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学习后学生方面取得的效果的详细描述:

1.知识掌握: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并能识别和判断同类项。

-学生掌握了同类项合并的基本步骤和计算方法,能够在不改变字母部分的情况下正确合并同类项的系数。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整式加减问题,如计算多项式的值。

2.技能提升: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运用同类项合并的方法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计算效率。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培养了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了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3.思维发展: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了抽象思维能力,能够从具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