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模范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检测考试试题
八年级语文
一、积累运用(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共7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跟着课本也可以感受语文的魅力。
平桥村的少年们想尽办法cuānduo“我”去赵庄看的社戏,让人感到宽慰;黄土高原上茂腾腾的后生们打出了磅礴的腰鼓声,让人叹为观止;“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信天游”的回响戛然而止。这是独特的民俗之美。
大自然的语言里,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xiāoshēngnìjì,这是冬天要到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板块聚合分离并缓慢地褶皱变形,为大陆漂移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一群大雁目空一切地从我们头顶飞过,在这场迁徙里,它为我们献上了一首带着野性的诗歌。这是神奇的科学之美。
只要打开语文书,就有收获。让我们徜徉在充满魅力的语文世界里,去探索、创造和发现吧!
(2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cuānduo()(2)xiāoshēngnìjì()
(3分)文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宽慰B.叹为观止C.戛然而止D.迁徙
(2分)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3分)阅读下面文段,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甲】“和”是诞育万物的本源。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时顺应自然地貌,因势利导“筑堰分水”驯服了曾经怒不可遏的岷江。自此成都平原变成了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史上最严禁渔令”的启动,引导渔民顺应自然,应时而作。几年后原本无影无踪的鳇鱼再现洞庭湖。【乙】“微笑天使”江豚频频现身。云南野生亚洲象北土迁徙,迁回行进约1300公里。政府部门与社会团体一路保护引导,最终使象群安全回到传统栖息地安置扎寨。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在自然中享受和谐之美。
A.语段中加点字“栖”的读音为“qī”,本指鸟停在树上,泛指居住或停留。
B.语段中的“怒不可遏”意即“愤怒得不能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这里形容水势不可阻挡的样子。
C.【甲】处引号用法标示需要着重论述或强调的内容,【乙】处引号用法标示具有特殊含义的特定称谓。
D.语段中画横线的三个短语都是并列短语。
学习与探究(5-7小题,8分)
在午餐休息时和下班后关闭电脑,可将电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三分之一。改用节水型淋浴喷头,可把三分钟热水淋浴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一半。“低碳生活”的关键是节约能源和减少碳排放。
5.宣传委员准备制作一期海报,请你再帮助他设计几个栏目。(2分)
栏目一:拟低碳标语栏目二:提低碳建议
栏目三:讲低碳故事栏目四:________栏目五:________
6.作为班长,你向同学们提出哪些建议,以实现“低碳生活”?(3分)
(3分)下列书法作品都是低碳环保的宣传口号,对字体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图一是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分明,干净利落,给人稳定、庄重的视觉效果。
B.图二是行书,字形端正,笔意行云流水,笔画连绵,结构匀称,潇洒畅达。
C.图三是隶书,字形多呈扁宽,蚕头雁尾,将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相对平直方正的笔画。
D.图四是小篆,字形呈长方形,笔画复杂,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富有古风古韵。
在语段横线处填写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博尔赫斯说:“经典是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定阅读的书籍,是世世代代的人出于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世界的形势,瞬息万变。________阅读经典我们会拥有棱角分明气度不凡的“精神长相”。
①它会穿越过去和未来的无数世纪,照亮人类历史的夜空。
②浮躁的心情会变得平静,晦暗的生活会变得明亮。
③它也总能过滤冗杂的生活尘埃,抚平我们心灵的褶皱。
④经典,则是时代浪潮中的定海神针。
⑤阅读经典,闭塞的眼界会变得开阔。
A.④⑤②①③B.④①③⑤②C.⑤②①③④D.⑤④①③②
默写古诗文。(9分)
(1),胡为乎泥中?(《诗经邶风式微》)
(2)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诗句“八月湖水平,,”交代了时间,描绘了烟波浩渺、水天合一的洞庭湖景。
(3)纵我不往,________?(《诗经郑风子衿》)
(4)《诗经秦风蒹葭》中交代节序已是深秋,天刚破晓,芦苇叶片上的露水凝成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传诵千古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知道古诗中的“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