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粒式沥青混凝土摊铺技术交底.docx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摊铺技术交底
一、工程概况与目标
1.工程范围
–小区主干道、次干道及消防通道,摊铺面积约XX万㎡;
–结构设计:基层(水泥稳定碎石)+面层(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厚度80mm)。
2.质量目标
–压实度≥97%(马歇尔标准),空隙率4%~6%;
–平整度≤3mm/2m,摩擦系数BPN≥45(摆式仪检测);
–无离析、泛油、拥包等质量缺陷。
二、施工依据与引用标准
1.主要规范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23;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T51248-2023;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规程》JTG/T3364-2023。
2.设计文件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及生产配合比报告;
–道路横断面设计图(含路拱坡度1.5%~2.0%)。
三、材料与设备要求
(一)材料技术指标
材料
技术要求
粗集料(碎石)
玄武岩,粒径19~31.5mm,压碎值≤20%,洛杉矶磨耗损失≤25%
沥青胶结料
70#道路石油沥青,针入度(25℃)60~80(0.1mm),软化点≥45℃
矿粉
石灰岩磨制,0.075mm筛孔通过率≥80%,亲水系数≤1.0
(二)施工设备
?摊铺设备:履带式沥青摊铺机(带自动找平系统,熨平板预热温度≥100℃);
?压实设备:双钢轮压路机(初压)、胶轮压路机(复压)、小型压路机(边角);
?检测仪器:红外测温仪(±2℃)、核子密度仪(校准误差≤0.02g/cm3)、渗水仪。
四、施工工艺与技术要点
(一)施工流程
基层验收→喷洒透层油→混合料运输→摊铺→初压→复压→终压→接缝处理→检测验收
(二)关键工序控制
–乳化沥青用量0.7~1.1L/㎡,渗透深度≥5mm,破乳后4h内完成摊铺;
–采用智能沥青洒布车,喷洒均匀无空白。
–运料车加盖双层篷布保温,到场温度≥150℃;
–卸料时摊铺机前保留≥5辆待卸料车,连续供料。
–摊铺速度2~4m/min,螺旋布料器转速与摊铺速度匹配(料位高度≥2/3螺旋);
–纵向接缝热接缝处理,重叠宽度50~100mm;
–摊铺温度控制:正常段≥145℃,低温段(<10℃)≥155℃。
–横向接缝采用平接缝,切割机切直后涂刷热沥青,搭接温度≥100℃;
–纵向接缝预留100mm不碾压,下次摊铺前铲除硬化边缘。
五、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
–离析:人工补撒细料+胶轮压路机补压;
–温度不足:铲除低温段混合料,重新摊铺。
六、安全与环保措施
1.安全管控
–摊铺作业区设置隔离带,非操作人员禁止进入;
–压路机倒车时配备警示蜂鸣器,夜间施工照明≥100lux。
2.环保要求
–沥青烟气净化处理(颗粒物排放≤20mg/m3);
–废弃混合料回收利用率≥90%。
七、交付文件与记录
1.施工记录
–沥青混合料到场温度记录表(每小时记录);
–碾压遍数及轨迹示意图。
2.验收文件
–《沥青面层质量验收报告》(含渗水、压实度、厚度数据);
–红外热成像图(检测温度均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