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12_T145-2024蓝花长尾鲫种质鉴定技术规范.pdf

发布:2025-04-11约8.69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150

CCSB52

12

天津市地方标准

DB12/T145—2024

代替DB12/T145-2002

蓝花长尾鲫种质鉴定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forgermplasmidentificationofCarassiusauratusvar.Bluebackblack

spotandlongtail

2024-11-27发布2025-01-01实施

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

DB12/T145—2024

蓝花长尾鲫种质鉴定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蓝花长尾鲫(Carassiusauratusvar.Bluebackblackspotandlongtail)的

学名与分类、主要生物学性状、生态特征、生长与繁殖、遗传学特性、检测方法与检验判定规则。

本文件适用于蓝花长尾鲫的种质检测与鉴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2213水产养殖术语

GB/T18654.1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1部分:检验规则

GB/T18654.2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2部分:抽样方法

GB/T18654.3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3部分:性状测定

GB/T18654.4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4部分:年龄与生长的测定

GB/T18654.5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5部分:食性分析

GB/T18654.6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6部分:繁殖性能的测定

GB/T18654.7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7部分:生态特性分析

GB/T18654.12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12部分:染色体组型分析

3术语和定义

GB/T22213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学名与分类

4.1学名

蓝花长尾鲫(Carassiusauratusvar.Bluebackblackspotandlongtail)。

4.2分类位置

属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鲤亚科(Cyprininae)、鲫属(Carassius)、

鲫种(Carassiusauratus)。

5主要生物学性状

5.1外部形态特征

5.1.1外形

1

DB12/T145—2024

5.1.1.1体粗短,雄性更明显。头适中,吻钝,口端位呈弧状,唇较厚。眼中等大。无须,下颌稍上

斜。体披全鳞,鳞片透明,一些鳞片具银色闪光。背鳍外缘平直,起点至吻端的距离与至尾鳍基部的距

离相等或稍近吻端。腹鳍起点的位置在背鳍起点略前处或两者相对。尾鳍分叉浅,上下叶末端尖。胸、

腹、臀鳍和尾鳍均很长。鱼体头顶点缀红斑,体背部淡蓝色,腹部灰白色,两侧分布黑色花点;胸、腹、

臀和尾鳍灰白色,有黑色纵向条纹。

5.1.1.2蓝花长尾鲫的外部形态见图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