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九年级化学上册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教学设计 (新版)粤教版.docx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九年级化学上册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教学设计(新版)粤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设计意图
嗨,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索化学的奇妙世界,走进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这一章节。我可是精心准备了一份教学设计,希望能和你们一起点燃知识的火花!??通过这个章节,我们要了解燃烧的三个条件,还有如何巧妙地灭火。让我们一起动手实验,感受化学的魅力吧!??????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我们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将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提升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理解灭火原理,培养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增强环保意识,从而在化学学习中实现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和环保实践的融合发展。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九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基础的化学知识,如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等。他们对物质燃烧的现象有一定的了解,但对燃烧的原理和灭火的机制可能还停留在表面认识。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九年级的学生对化学实验通常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动手操作,对未知现象充满好奇心。在能力方面,他们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分析能力。学习风格上,多数学生偏好通过实验和直观演示来学习,但也有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理论学习和独立思考。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在学习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和挑战:一是理解燃烧的三个条件(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点)之间的相互关系;二是掌握不同灭火方法的原理和适用场景;三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进行有效的灭火实验。此外,对于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也可能成为学生的难点。
教学资源
-化学实验器材:酒精灯、火柴、蜡烛、石棉网、燃烧匙、集气瓶、水槽、灭火器等。
-软件资源:化学实验模拟软件、在线化学教育平台。
-信息化资源: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互动式在线学习平台。
-教学手段:实物演示、实验操作、小组讨论、课堂提问、案例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火灾的新闻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火灾的严重性和预防的重要性。
2.提出问题:火灾是如何发生的?有哪些方法可以有效地灭火?
3.学生讨论: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火灾和灭火方法的看法。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燃烧条件:介绍燃烧的三个条件(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点),通过实验演示验证这些条件。
2.灭火原理:讲解灭火的原理,包括冷却法、隔离法、窒息法和抑制法。
3.实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不同灭火方法的适用场景。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课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知识。
2.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练习题中的问题,互相解答疑问。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环节:针对练习题中的难点,提问学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学生回答: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五、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实验演示:教师演示灭火实验,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
2.学生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灭火实验,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交流分享:学生分享实验心得,教师点评实验结果。
六、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5分钟)
1.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思考如何改进灭火方法,提高灭火效率。
2.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安全意识。
七、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1.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重要性。
2.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流程环节如下:
1.导入环节(5分钟)
2.讲授新课(15分钟)
-燃烧条件(5分钟)
-灭火原理(5分钟)
-实例分析(5分钟)
3.巩固练习(10分钟)
4.课堂提问(5分钟)
5.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6.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5分钟)
7.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总用时:45分钟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掌握: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记忆燃烧的三个条件(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点),以及灭火的四种基本原理(冷却法、隔离法、窒息法和抑制法)。他们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燃烧现象,如蜡烛的燃烧、火灾的发生等。
2.实践操作能力: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学会了使用酒精灯、火柴、蜡烛等实验器材,能够独立进行简单的燃烧实验和灭火实验,如使用灭火器灭火、用石棉网隔离可燃物等。
3.分析问题能力:学生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和实际案例,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他们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如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火灾预防措施等。
4.安全意识:通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