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与答案(全国卷Ⅰ).docx
高考历史试题与答案(全国卷Ⅰ)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西周时期,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这种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答案:C
解析:禅让制是原始社会后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A选项错误;世袭制是指王位、爵位等在家族内部传承的制度,B选项错误;分封制是西周时期周天子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诸侯承担一定义务的政治制度,符合题干描述,C选项正确;郡县制是秦朝开始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D选项错误。
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A.刀形币
B.铲形币
C.蚁鼻钱
D.圆形方孔半两钱
答案:D
解析:刀形币是战国时期齐国等国使用的货币,A选项错误;铲形币是战国时期赵国等国使用的货币,B选项错误;蚁鼻钱是战国时期楚国使用的货币,C选项错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半两钱,D选项正确。
3.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其根本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推行儒家教育
C.破格录用人才
D.窒息学术空气
答案:A
解析:汉武帝时期,西汉面临着王国问题等威胁中央集权的因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作为正统思想,有利于加强思想控制,进而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治,A选项正确;推行儒家教育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具体措施,不是根本目的,B选项错误;破格录用人才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没有直接关系,C选项错误;窒息学术空气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带来的负面影响,不是目的,D选项错误。
4.下列人物中,被尊称为“医圣”的是()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李时珍
答案:C
解析: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他总结出了望、闻、问、切四诊法,A选项错误;华佗是东汉时期的医学家,他擅长外科手术,发明了麻沸散,创编了五禽戏,B选项错误;张仲景是东汉时期的医学家,他写成了《伤寒杂病论》,被尊称为“医圣”,C选项正确;李时珍是明朝时期的医药学家,他编写了《本草纲目》,D选项错误。
5.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
①说汉语②穿汉服③改汉姓④与汉族通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北魏孝文帝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改革措施包括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族通婚等,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①②③④都正确,所以答案选D。
6.隋朝大运河以()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A.长安
B.洛阳
C.开封
D.临安
答案:B
解析: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B选项正确;长安是当时隋朝的都城,但不是大运河的中心,A选项错误;开封在宋朝时期较为重要,C选项错误;临安是南宋的都城,D选项错误。
7.唐朝时,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殿试开始于()
A.唐太宗
B.武则天
C.唐玄宗
D.唐高宗
答案:B
解析:唐太宗时期,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A选项错误;武则天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B选项正确;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C选项错误;唐高宗在科举制度完善方面没有突出的标志性举措,D选项错误。
8.宋朝时,为了管理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的机构是()
A.都护府
B.市舶司
C.宣政院
D.理藩院
答案:B
解析:都护府是唐朝在边疆地区设立的管理机构,负责军事和民政事务,A选项错误;宋朝时期,海外贸易发达,为了管理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B选项正确;宣政院是元朝时期设立的管理西藏地区的机构,C选项错误;理藩院是清朝时期设立的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D选项错误。
9.明朝时期,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废除丞相制度的皇帝是()
A.明太祖
B.明成祖
C.明神宗
D.崇祯帝
答案:A
解析: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皇权,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A选项正确;明成祖朱棣设立了东厂等特务机构,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B选项错误;明神宗时期张居正进行改革,C选项错误;崇祯帝是明朝的末代皇帝,D选项错误。
10.清朝前期,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理,设立的机构是()
A.驻藏大臣
B.伊犁将军
C.乌里雅苏台将军
D.澎湖巡检司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