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年双新背景下深度推进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建设的市域实践.docx

发布:2025-04-14约5.67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双新”背景下深度推进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建设的市域实践

在“双新”背景下为满足普通高中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芜湖市针对本市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建设中存在的缺乏对新课程新教材的深入理解、未扎根于核心素养培育及五育融合教育生态建设、未形成体系及特色、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从制度建设、项目建设、市级特色校本课程体系建设、市域实施路径推进及完善市域保障措施等途径着手,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从实践层面深度推进区域校本课程建设的有益经验。

一、问题的提出

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因此,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建立多样化的校本课程群,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帮助学生发展的重要方式。校本课程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校本课程,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特色形成的基本保障。

由于校本课程建设的周期长、成效不显著,学校和教师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投入度不高,在芜湖市域校本课程建设的调研中普遍存在缺乏对新课程新教材(以下称“双新”)的深入理解、未扎根于核心素养培育及五育融合教育生态建设、未形成体系及特色、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深入分析原因,可以发现校本课程建设缺乏系统完整的实施、保障系统支持及政府和社会介入少是导致校本课程建设难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解决校本课程建设中的这些问题,芜湖市域在校本课程建设上进行了持续的研究与实践,我们的策略是在直属公办高中范围内,从实践层面深度推进校本课程建设,制定实施指导意见,探索“双新”背景下基于五育融合的市级特色校本课程体系及市域实践模式构建,探索深度推进市域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建设的创新机制。

二、深度推进市域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建设的途径

(一)强化制度建设,做好顶层整体设计

校本课程建设的总体规划和顶层整体设计有利于市域校本课程建设的品质提升和特色打造。作为一项市域实践研究,我们回顾了国内校本课程开发的历程,重点研究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机制、条件和思想基础,其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一是偶发阶段,即根据当地以及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校本课程,彼此间无紧密关联,相对独立,这是目前我市多数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样态;二是规划阶段,即有一定体系和结构的统筹规划的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三是系统阶段,即结合普通高中“双新”实施方案的要求,对国家、地方、校本等各类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作统筹安排,形成学校特色课程体系;四是文化阶段,即基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五育”融合为教育理念,形成学校课程价值观,并以此指导学校校本课程纲要制定、课程实施与评价。基于对学校校本课程建设阶段性特征的分析,可清晰认识到同一所学校校本课程的发展走向,也便于同一时期的不同学校找到衡量自身和他校校本课程建设推进深度差异的尺子。依据“双新”要求,我市将校本课程建设深度推进的重点放在“系统”“文化”两个阶段,出台了《芜湖市普通高中“五育”并举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稿)》,对深度推进全市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开发原则和主要内容、课时安排与学分认定、开发程序与主要步骤、课程管理与评价实施、组织保障和过程监督等方面做出了阐述和要求,并于2019—2023年,在市教育局直属公办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工作中,对基于“系统”“文化”视角的校本课程建设进行了评定,为我市深度推进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设立新课改项目,推动学校特色发展

深度推进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建设,简单地通过行政管理进行顶层整体设计及实施推进是不能实现既定目标的,更需要通过专业领导来引领,有效推动学校追求校本课程品质的内生性需求,需要立足于市域校本课程建设的持续推进。为此,为促进普通高中适应“双新”要求,打造办学特色,提升办学质量,芜湖市教育局于2018年设立了新课改项目,用于支持学校特色发展,旨在通过“项目推进”这个抓手,充分利用相关人力资源和课程资源,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专业支撑。2019—2023年连续五年组织了芜湖市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建设项目立项评审工作,共收到各直属学校校本课程项目申请156项,经专家组评审,有88个项目予以立项。2021—2022年连续两年组织专家评审组开展了芜湖市普通高中校本课程项目开发与实施执行情况检查评估,两年总计对54个中期检查项目和23个结项项目进行了检查评估,并给出评估意见,通过开展全市直属普通高中校本课程专题会议和通报评估意见,进一步推动了立项项目的有效实施。项目建设中,我们坚持把解决问题作为校本课程建设的目标与导向,在行动上汇聚高校、科研院所、社区和家长等各方面力量,合力攻克校本课程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市级教研部门与学校对接,先指导和培训教师,再通过中期检查和结项评估,反馈修改意见并补充完善,同时,甄选优秀项目案例进行示范展示,通过真实、鲜活的案例推动校本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