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单元整体视角下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路径.docx
单元整体视角下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路径
单元整体教学是以一个完整的教学单元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的教学模式。该模式注重整体性教学,侧重通过整合相关知识,促使学生形成系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单元整体教学将单元视作一个整体,注重单元间各知识模块的内在联系,强调单元知识的整合与集成。单元整体教学依托具体的结构化学习资源,逐步开展教学活动,具有渐进性的特点。学生通过具体任务的学习,逐步形成对单元的整体认知。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侧重教师的讲解与传授,忽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单元整体教学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着力通过各种结构化的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从单元整体教学的角度出发,做好教学设计,构建高效课堂。
一、聚焦核心素养,明确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的热点。性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属性,定位、教育内容、育人目标有别,核心素养也有一定的差异。根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核心素养是物理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涵盖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方面内容。核心素养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的基础性地位,决定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是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的首要任务。“质量与密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需要学生掌握物质的质量、密度等基本概念,并能测量、计算物质的密度。教师要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明确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如表1)。
表1“质量与密度”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二、依托情境创设,活跃课堂氛围
情境创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情境创设具有化抽象为直观的作用,契合学生的认知心理,能够有效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情境创设能辅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在“质量与密度”的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出发,做好情境创设,活跃课堂氛围。
(一)以实物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
生:木块、钢条、塑料、泡沫、玻璃、石头。
师:你们能根据这些物体的特征对其进行简单的分类吗?
生:根据材料属性分类。
师:还有其他分类方式吗?
生:木块、塑料、泡沫可以分为一类;钢条、玻璃、石头可以分为一类。
师:能说说为什么吗?
生:因为木块、塑料、泡沫放在水中时,会浮在水面上,钢条、玻璃、石头放在水中时,会沉到水底。
师:真聪明,今天我们教授的内容就和这种分类方式相关。木块、塑料、泡沫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它们的密度比水小,钢条、玻璃、石头沉入水中,是因为它们的密度比水大。
(二)以生活问题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屏幕上有两个镯子,都金光闪闪,外表上没有区别,第一个镯子售价480元,第二个镯子售价4880元。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生:肯定是材料不同,第一个镯子里面不是金子。
师:是的,第一个镯子采用的是金包银工艺,用金子将银子包裹起来,从外面看起来,和金子没有区别。如果有不法商家用金包银的镯子来冒充金镯子,我们应该如何区别呢?
生:金、银密度不同,我们可以通过测量、计算密度的方式来判别。
(三)以微课资源创设情境
根据当前的课程管理体制,初中物理课程资源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类,其中,校本课程既指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校本化运用,也指学校层面新课程的开发。微课以微视频为核心,时长通常在5分钟以内,具有主题突出、类型多样、使用灵活等优势。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加强微课开发,综合利用文字、图像、音频、视频乃至虚拟现实技术,创设直观、逼真的情境。
三、依托任务教学,驱动自主学习
在“质量与密度”的教学中,教师要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最大限度地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
(一)以议题式探究启发学生思考
议题式学习是一种围绕议题开展交流讨论的学习方式,在活跃课堂氛围、启发学生思考以及培养学生探究意识中均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质量与密度”的教学中,教师要深刻认识到议题式学习的价值,围绕教学内容,设计具有启发性及探究意义的议题,让学生围绕议题进行交流讨论。
师:物质的密度是固定不变的吗?
生:不一定。
师:我们把一块钢铁锯成两段,密度会发生变化吗?
生:不会。
师:那么,在高温环境下,钢铁的密度会发生变化吗?
生:会变小。
师:能说说为什么吗?
生:高温环境下,受热胀冷缩的影响,钢铁的体积会变化,然而,钢铁的质量不会变化,根据密度公式,钢铁的密度会变小。
(二)以任务式探究驱动学生探索
任务式学习以任务的设置、实施以及总结、评价为主线,能够驱动学生的自主探究。教师要将任务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结合起来,以任务式探究驱动学生探索。
(三)以合作式探究促进学生交流
合作式学习是初中物理学习的有效方式,不仅可以凸显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还能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分享,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教师要将探究式学习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