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面大数据分析的端到端VoLTE语音质量提升法.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VoLTE语音质量评价体系—KQI获取途径 KQI选用MOS值。是基于ITU-T G.107算法计算网络传输层面R系数,再由R系数推导出MOS值,计算公式为:R=Ro?Is?Id?Ie-eff+A 参数 参数值 MOS值 E-model(G.107) MOS: 3.5 desired, ~3.8 preferred POLQA(P.863) MOS: ~3.0 desired, ~ 3.3 preferred 编解码(带宽) 推荐值: AMR-NB 12.2 kbps 优选值: AMR-WB 23.65kbps 丢包率 丢包率 3% 抖动 抖动 50 ms / reception point 时延 端到端时延 250ms 其中Ro代表网络传输信噪比,Is代表设备化组合概率,Id代表由于时延及设备失效导致的叠加劣化,Ie代表由低比特率编码器带来的劣化系数。系数A用于对用户环境状态(如室内/室外、低/高速移动)的补偿。 由公式可知,语音质量(R值)的计算是通过估计一个连接的信噪比(Ro),然后从中减去网络损伤(Is,Id,Ie),最后再用呼叫者对语音质量的期望(A)补偿后得到。 左表为根据3GPP 22.105协议内容,再结合日常故障处理经验,给出VoLTE通话的各KPI、KQI的告警阈值。 R-Factor MOS User Experience 90 43 (4.3) Excellent 80 40 (4.0) Good 70 36 (3.6) Fair 60 31 (3.1) Poor 50 26 (2.6) Bad VoLTE语音质量评价体系—单通、断续问题 单通算法模型 IP Streaming 单通 针对VoLTE通话单通、断续场景 通过RTP评估算法监测每次通话过程否存在短时单通或者长时单通,以及语音断断续续的问题; 判断单通场景主要是通过监测双向RTP包的连续性。 判断断续场景主要是通过监测RTP包的发送间隔时长。 0:没有单通 1:上行有单通 2:下行有单通 3:双向都有单通 指标名称 算法/判断标准 语音短时单通 5秒监测周期内没有RTP包(包括静默包),或者丢包率超过80%。 语音长时单通 连续3个监测周期(3*5S)内均有短时单通情况。 语音断续场景 监测收到RTP包的间隔时长,2S内都没有收到RTP包(包括静默包),可能丢包,也可能未丢包、只是延时发送。 听不清 目录 一、VoLTE语音质量评估方法 二、现网落地保障方案 三、VoLTE语音质量问题定界定位方法 及端到端优化措施 四、方法后续工作 IMS S-GW P-GW Mb接口 S1-U接口 P-CSCF S5 ATCF SBC PSBC LTE-Uu eNB SAE SGi接口 IM-MGW MGW GERAN/UTRAN EPC CS VoLTE媒体面的网络结构 媒体业务的传输协议:RTP/RTCP协议 媒体数据采集的接口:S1-U接口、SGi接口、Mb和Nb接口 无线接入网 VoLTE网络的语音和视频通话业务,全程采用端到端IP网络的RTP业务,由UE与UE进行媒体协商、传输、控制。故北京VoLTE语音质量评估采集了媒体面的4大接口,并基于现有的RTP/RTCP媒体流技术实施。 Nb接口 建立VoLTE语音质量保障体系,优化业务感知 “四维度、六指标” 四维度: 时间维度:按月、天、小时和15分钟维度进行统计。 场景维度:VoLTE-VoLTE、VoLTE-CS、CS-VoLTE 接口维度:针对语音质量4个关键接口呈现关键KPI指标。 网元维度:通话涉及各个网元(含小区、终端)质差分析。 六指标: MOS、丢包率、抖动、时延、单通、断续。 除时延、单通、断续外,其他3个指标依据RTCP统计端到端值,RTP统计各接口分段值。 MOS:平均MOS(MOS3.0) 丢包率:平均丢包率(丢包率3%) 时延:传输平均时延(时延250ms) 抖动:传输平均抖动(抖动50ms) 单通:呼叫长时单通\短时单通的比例 断续:呼叫断续的比例。 四维度 六指标 为了提升VoLTE语音业务体验,分别从“网络级”和“用户级”建立两重保障体系,针对网络级保障体系主要采用“四维度、六指标”的保障评估体系,针对VVIP用户级保障体系主要采用“语音质量整体打分、动态评分”的分析体系。 网络级 用户级 针对重点保障及VVIP用户,从语音质量“整体评分”和“动态评分”提供重点评估和保障。 语音质量整体评分、动态评分:支持对整个通话过程或其中某个通话时间点的语音质量评分的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