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中国联通本地综合承载与传送设备技术规范v10.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 次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定义、术语和缩略语 7
4 设备基本要求 9
4.1 设备基本要求 9
5 通用技术规范 9
5.1 设备系统架构 10
5.2 数据平面要求 10
5.3 控制平面要求 26
5.4 管理平面要求 27
5.5 其它要求 37
6 设备功能与性能要求 39
6.1 设备分类模型 39
6.2 设备功能要求 39
6.3 设备性能要求 47
6.4 业务性能要求 49
6.5 设备端到端功能要求 49
6.6 整机业务叠加性能 50
6.7 设备互通性要求 50
6.8 设备硬件通用性要求 51
7 其它要求 51
7.1 物理电气要求 51
7.2 设备可用性要求 52
7.3 节能减排要求 52
附录A 53
附录B 56
附录C 59
前 言
本标准是在参考CCSA、ITU-T、IETF、IEEE相关标准,结合中国联通对本地综合承载传送设备的具体需求制定而成。随着业务需求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标准将不断进行补充和完善。
本标准系列包括以下四个标准:
——QB/CU 056-2013《中国联通本地综合承载传送网与IP城域网技术体制v1.0》
——QB/CU 057-2013《中国联通本地综合承载与传送设备技术规范v1.0》
——QB/CU 058-2013《中国联通城域综合承载与传送设备测试规范V1.0》
——QB/CU 059-2013《中国联通综合承载与传送设备网管系统技术规范v1.0》
本标准作为设备技术规范,主要规定了中国联通本地综合承载传送设备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互通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联通本地综合承载传送网(UTN)的规划、建设和维护。
本标准由中国联通技术部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联通技术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的修改和解释权属中国联通公司。
范围
本标准以ITU-T、IETF、IEEE等国际标准以及国内相关行业标准为依据,根据中国联通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对本地综合承载传送网络中使用的设备提出了具体要求。对设备定位与基本要求、通用技术规范、设备功能与性能要求、其它要求等进行了规定。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使用于本文件。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GB/T15941-2008 同步数字体系SDH光缆线路系统进网要求
GB/T16814-2008 同步数字体系(SDH) 光缆线路系统测试方法
GB/T3482-2008 电子设备雷击试验方法
GB/T7611-2001 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络接口的物理/电气特性
GB19286-2003 电信网络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及测量方法
YDN067-1998 ATM交换机设备技术规范
YD/T 1097-2001 路由器设备技术要求 核心路由器(Router Equipmen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 High End Router)
YD/T 1109-2001 ATM交换机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ATM Switch)
YD/T 1238-2002 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技术要求(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SDH multi-service transport platform)
YD/T1462-2011 光传送网(OTN)接口
YD/T1634-2007 光传送网(OTN)物理层接口
YD/T1990-2009 光传送网(OTN)网络总体技术要求
YD/T2374-2011 分组传送网(PTN)总体技术要求
YD/T 2375-2011 高精度时间同步技术要求
Y.1731 以太网OAM分成故障管理和性能监测(OAM functions and mechannisms for Ethernet based networks)。
IEC61000-4-2 静电放电抗扰性测试(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immunity test),1995年。
IEC61000-4-3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Radiated, radio-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ield immunity test),1996年。
IEC61000-4-4 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Testing and measurem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