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lcd工艺流程及显示原理.ppt

发布:2017-09-08约4.23千字共2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LCD 工藝流程及顯示原理 2004年8月 目 錄 一、LCD的分類 ---- 2 1. LCD扭曲類型 ---- 3 2. LCD的主要產品 特征 ---- 4 3. LCD的優缺點及應用對比 ---- 5 二、LCD的顯示原理 ---- 6 1.LCD的構造 ---- 6 2. 偏光片 ---- 7 3. 顯示原理圖 ---- 7-9 三、LCD工藝流程 ---- 10 1.工藝流程圖 ---- 10-11 2.工藝流程簡介 ---- 12-26 一、LCD的分類 1.1 根据液晶分子扭曲程度,LCD可分為下列幾類: TN:扭曲向列型(Twist nematic)液晶顯示器。 HTN:高扭曲向列型(High Twist nematic)液晶顯示器。 STN :超扭曲向列型(Super Twist nematic)液晶顯示器。 FSTN :補償膜超扭曲向列型(Film Super Twist)液晶顯示器. TFT : 薄膜電晶體(Thin-film transistor)液晶顯示器。 1.2 LCD主要產品特征 1.3 LCD的優缺點及應用對比 二﹑LCD 顯示原理 a. 偏光片有一固定光軸,它的作用只允許偏振方向與其偏光軸相同的光通過,其余的光被吸收,即自然光通過偏光片后,只剩下振動方向與偏光軸相同的光,即線性偏光. b. 偏光片使線性偏振光在通過液晶盒時,其偏振方向沿著液晶分子扭轉90? c. 當液晶盒上下兩個偏光片的偏光軸互相平行時,為 黑底白字. d. 當液晶盒上下兩個偏光片的偏光軸互相垂直時,為白底黑字. 2.3偏光板 + 液晶+IC之顯像原理→LCD – 光開關 三﹑LCD工藝流程 後制程 3.2 LCD制作工藝流程簡介 從LCD工藝流程圖可知,LCD全部制作過程大體分為40多道工序,其中實際TN制程有20多道工序,STN有30多道工序,有些工序是特殊制程,只當客戶有特殊要求才實施.這些工序又可分為ITO圖形蝕刻(光刻)﹑定向排列﹑空盒制作﹑液晶灌注和成品檢測與包裝五個階段 3.2.1 ITO圖形蝕刻(光刻) 本階段在導電玻璃上蝕刻出顯示所需要的ITO電極圖形. (1) ITO玻璃投入 根據產品要求,選擇合適的ITO. (2) 玻璃清洗與干燥 將符合生產規格的ITO玻璃用清洗劑﹑DI水等,將ITO玻璃表面的雜質﹑油污洗凈,然後把水除去並干燥,保證下道工序的加工質量. (3) 涂光刻膠 在潔凈的ITO玻璃的導電層表面上均勻涂上一層光刻膠.涂過膠的玻璃要在一定溫度下做預烘處理. 如下圖所示. (5) 曝光 用紫外光通過預先制作好的菲林照射到光刻膠表面,使被紫外光照射部分的光刻膠層發生反應. 在紫外光燈下對光刻膠進行選擇性曝光,如下圖所示. (6) 顯影 用顯影液處理玻璃表面,將經過光照分解的光刻膠層(正性膠)除去,保留未曝光部分的光刻膠層,用使受UV光照射部分的光刻溶於顯影液中.顯影後的玻玻要經過一定溫度的堅膜處理,如下圖所示. (8) 蝕刻 用適當的酸刻液將無光刻膠覆蓋的ITO膜腐蝕掉,這樣就得到了所需要的ITO電極圖形,如下圖所示. 3.2.2 定向排列 (2) 固化 通過高溫處理使定向層固化. (3)定向摩擦 用絨佈類材料以特定的方向摩擦定向層表面,以使液晶分子將來能沿著定向層的摩擦方向排列. (4)清洗 定向摩擦後玻璃上會留下絨佈線等污染物,需要采取特殊的清洗步驟來消除污染物. 3.2.3 空盒制作 本階段包括工藝流程圖中把兩片導電玻璃對疊,利用封邊材料貼合起來並固化,制成間隙為特定厚度的玻璃盒.制盒技術是制造LCD的最關鍵技術之一. (1) 絲印邊框及銀點 將封邊材料(封框膠)用絲網印刷的方法分別對上板和下板玻璃印上邊框膠和導電膠. (2) 噴襯墊料 在下玻璃均勻分佈支撐材料.將一定尺寸的襯墊料均勻爭散在玻璃表面,制盒時就靠這些襯墊料保證一定的盒厚. (3) 對位壓合 按對位標記將上﹑下玻璃對位粘合,將對應的兩片玻璃面用封邊材料粘合起來. (4) 固化 在高溫下使封邊材料固化.固化時一定在上﹑下玻璃上加上一定的壓力,以使盒厚保持均勻. 3.2.4 液晶灌注 本階段包括把液晶灌入到制好的空盒內,並將開口封堵,這樣液晶盒就基本制成了. (1) 切割與裂片 通常一對ITO玻璃可以制作多個液晶盒,為了把LCD開口露出來,必須把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