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德育复习题分析和总结.pdf

发布:2021-11-04约8.94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德育一》测评复习试题 一、填空题( 10 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1. 职业教育简单的说就是以培养学生的 ,增强岗位适应性为目标的教育。 2. 从现代从业者的标准看,光有专业技能还不够,必须全面提高自己的 。 3. 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 的养成。 4. 在处理同乡关系时,要避免“老乡主义”的 意识。 5.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对增强国家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 青少年必须正确对待网络生活,科学利用网络,防止 网络世界。 7. 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是法律所调节的不同 。 8. 治安管理是公安机关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运用 手段,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 会生活正常进行的管理活动。 9. 对待人生矛盾的不同方式往往体现了不同的 取向。 10. 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精神和价值层面的本质属性。 二、判断题( 15 题;每题 1 分,共 15 分) 11. 凡是能带来稳定收入的工作就是职业。 ( ) 12. 如果想在职业活动中获得成就,就要培养稳定的职业兴趣,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 ) 13. 制定个人成长规划的意义,就在于可以增强自我发展的预见性,优化成长过程,充分 利用时间,提高成才效率。 ( ) 14. 青年学生热衷于显示自己的力量和才能, 希望自己独立面对问题作出决断, 这是青春 期心理的病态表现。 ( ) 15. 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焦虑”常常表现为面对就业挑战时的优越感和自信心。 ( ) 16. 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言,掌握交往技巧是最根本的方法。 ( ) 17. “为人民服务”就是要求个体的行为要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 ( ) 18. 社会公德是指社会交往和处理家庭关系中公民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 ( ) 19. 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和娱乐的关系, 有助于防止和克服迷恋网络的不良习惯。 ( ) 20. 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在于完善法律的内容,保证法律的运行。 ( ) 21. “职业培训权”不属于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 ) 22. 只有刑法才具有遏制和减少犯罪行为发生的功能。 ( ) 23. 在现实社会中,人的自然属性其实已经是经过社会化改造的自然属性了。 ( ) 24. 只要正确对待“利” ,就能处理好义利关系。 ( ) 25. “中国梦”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 三、单选题( 20 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 26. 当前我国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主要依靠 ( )。 A. 积极发展普通高等教育 B. 积极发展基础教育 C. 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 D. 积极发展企业内部培训 27. 现代社会职业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社会对职业的专业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这说明了职业发展趋势呈现 ( )。 A.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