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发布:2025-04-12约1.46万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太和中学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卷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

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

的答题区城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国:人教版必修上册、下册,选择性必修上册、中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诗的情趣随时随地而异,各民族各时代的诗都各有其特色。我们姑且拿中国诗和西方诗来说,它们在

情趣上就有许多有趣的同点和异点。

西方关于人伦的诗大半以恋爱为中心。中国诗言爱情的虽然很多,但是没有让爱情把其他人伦抹煞。

朋友的交情和君臣的恩谊在西方诗中不甚重要,而在中国诗中则几乎与爱情占同等的位置。把屈原、杜

甫、陆游诸人的忠君爱国爱民的情感拿去,其诗歌的精华便已剥丧大半。中国古代叙人伦的诗,通盘计

算,关于友朋交谊的比关于男女恋爱的还要多,在许多诗人的诗集中,赠答酬唱的作品,往往占其大半。

苏李,建安七子,李杜,韩孟,苏黄,纳兰成德与顾贞观诸人的交谊古今传为美谈。在西方诗人中歌德和

席勒,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济慈和雪莱,魏尔伦与兰波诸人虽亦以交谊著称,但他们的诗集中叙友朋乐

趣的诗却极少。

恋爱在中国诗中不如在西方诗中重要,有几层原因。第一,西方社会表面上虽以国家为基础,骨子里

却侧重个人主义。爱情在个人生命中最关痛痒,所以尽量发展,以至掩盖其他人与人的关系。第二,西方

受中世纪骑士风的影响,女子地位较高,教育也比较完善,在学问和情趣上往往可以与男子欣合,在中国

得于友朋的乐趣,在西方往往可以得之于妇人女子。中国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女子的地位较低。第三,

西恋爱观相差也甚远。西方人重视恋爱,有“恋爱至上”的标语。中国人重视婚姻而轻视恋爱,真正的恋

爱往往见于“桑间濮上”。西方诗人要在恋爱中实现人生,中国诗人往往只求在恋爱中消遣人生。

中国自然诗和西方自然诗相比,也像爱情诗一样,一个以委婉、微妙、简隽胜,一个以直率、深刻、

铺陈胜。本来自然美有两种,一种是刚性美,一种是来性美。刚性美如高山、大海、狂风、暴雨、沉寂的

夜和无垠的沙漠,柔性美如清风酷月、暗香、疏影、青螺似的山光和媚眼似的湖水。中国诗自身已有刚、

柔的分别,但如果拿它来比较西方诗,则西诗偏于刚,中诗偏于柔。

中国诗人何以在爱情中只能见到爱情,在自然中只能见到自然,而不能有深一层的澈悟呢?这就不能

不归咎于哲学思想的平易和宗教情操的淡薄了。诗虽不是讨论哲学和宣传宗教的工具,但是它的后面如果

没有宗教和哲学,就不易达到深广的境界。诗好比一株花,哲学和宗教好比土壤,土壤不肥沃,根就不能

深,花就不能茂。西方诗比中国诗深广,就因为它有较深广的哲学和宗教在培养它的根干。没有柏拉图和

斯宾诺莎就没有歌德、华兹华斯和雪莱诸人所表现的理想主义和泛神主义;没有宗教就没有希腊的悲剧、

但丁的《神曲》和弥尔顿的《失乐园》。中国诗在荒瘦的土壤中居然现出奇葩异彩,固然是一种可惊喜的

成绩,但是比较西方诗,终嫌美中不足。我爱中国诗,我觉得在神韵微妙、格调高雅方面往往非西方诗所

能及,但是说到深广伟大,我终无法为它护短。

(摘编自朱光潜《诗论》)

材料二:

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本是长期互相隔绝并独立发展的两种异质文化,它们之间存在着差异,但并无高

低之分。中华先民具有独特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他们不需要经过宗教的繁复仪式便能把平凡、卑微的

现实人生进行升华,使之进入崇高、美丽的境界;他们不需要经过形而上学的繁复思考便能领悟人生的真

谛。中华文明历经的数千年发展过程已经证实了这种可能性。海德格尔认为必须扫除西方自柏拉图以来的

整部形而上学史的迷雾,才能揭示存在的真正本质。这样说来,从源初开始便很少受到宗教神学和形而上

学思考的双重遮蔽,未必不是中华民族在领悟人生真谛时的独特优势。

那么,中华先民们究竟是如何感受人生、领悟人生真谛的呢?让我们以春秋战国时代最重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