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九至一零年施政报告-施政纲领.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零零九至一零年施政报告
施政纲领
总序
去年《施政报告》发表前,正值美国华尔街金融机构信贷危机爆发,金融海啸直扑全球。海
啸来势既急且猛,一定要看清势头,才可部署应对,所以特首成立了「经济机遇委员会」(经
机会),一方面制订即时措施,另一方面做好长远规划,力求化危为机。
政府预计这场海啸影响范围很大,形势绝不乐观。特首提出「稳金融、撑企业、保就业」的
总体策略,推出了一系列支援企业、创造就业和振兴经济的措施。到今年二月宣布的财政预
算案,政府进一步采取反经济周期的策略来刺激经济,并在五月再推出新一轮的纾困措施,
协助市民渡过难关和为复苏做好准备。
近期多项经济数据都显示,香港及外围经济开始逐步回稳,但全球的经济前景仍未完全明朗,
我们仍须步步为营,全力拼经济,致力为市民创造更好的经济环境。在这背景下,来年施政
也将以此为主轴。
香港过去赖以成功的支柱产业,包括金融、商贸、物流航运及旅游与专业服务等,仍然是我
们的优势所在,但我们同时须不断创新,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以应付来自区域内其他城市的
竞争。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扩阔香港经济基础 ,推动多元化发展,为经济持续增长创造新的
动力。
1
「经机会」针对香港经济多元化和长远的竞争力,提出发展六项优势产业,包括教育、医疗、
检测和认证、创新科技、文化及创意和环保产业。我们深信知识型经济是香港必要走的道路,
必须顺势而行,把握新的机会;而六项优势产业属于知识型经济的产业,政府也需要用新思
维、新态度去推动。同时,我们也会加快推动粤港全方位合作,在基建设施、产业合作、环
保和教育等各方面继续努力。
香港过去经验表明,只有经济发展,民生才有保障。香港经济正面临挑战,令市民对前景和
生活担忧。不过,将来只要经济重新起动,就业增加,工资水平亦将会跟上。我们在二零零
七年筹划的多项大型工程,包括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港珠澳大桥等,计划于今年动工,
惠及各阶层市民。
我们亦非常重视推动香港的政制发展。我们将于今年年底前,就二零一二年的选举安排谘询
公众,推动社会凝聚共识。我们的目标是加强二零一二年两个选举办法的民主成分,为二零
一七年及二零二零年实行普选铺路。
香港要走出风暴,走出衰退,再走出新的路,是靠每一位香港市民的努力。我们必须装备好
自己,因为机会从来只是留给准备好的人。
2
第一章
发展基建 繁荣经济
引言
基础建设是香港发展的动力,七十年代及九十年代的大型基建推动香港跃升为国际都会。
特首提出的十项大型基建工程,已经开始落实 ,早期启德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工程已于二零
零九年七月展开,而新邮轮码头的土地平整工程亦将于二零零九年年底前动工。广深港高速
铁路香港段及港珠澳大桥计划于今年动工。各项大型基建会创造大量职位,并提升本地生产
总值。
在发展经济方面,我们会巩固香港的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保持旅游、物流、航空及
航运服务的领先地位。同时,我们会推动教育、医疗、检测和认证、创新科技、文化及创意
和环保六项优势产业的发展,走向知识型经济。政府亦会全面提升香港竞争力,改善营商环
境,加快推动粤港全方位合作,以面向全球化的竞争。
3
新措施
我们会推行下列措施:
‧进行无线电频谱竞投,让业界发展广播类流动电视服务。
‧提供更多不同频带的无线电频谱,推动公共流动电话服务进一步发展。
‧对于以行政方法分配的频谱,研究征收频谱使用费,鼓励更有效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
‧检讨海底电缆在香港着陆的程序,让有兴趣者更容易和更快铺设新的海底电缆,不论是否为
这些海底电缆在电缆着陆站附设数据中心。
‧检讨本地网络商与对外电讯服务营办商互连的本地接驳费,确保规管制度公平和现代化,能
促进电讯市场服务和技术发展。
‧推出「投资研发现金回赠计划」,鼓励企业增加在研发的投资,以及与本地公营科研机构加
强合作。
‧推行「深港创新圈」三年行动计划,并推动港深两地在创新科技方面紧密合作。
‧协助香港检测和认证局制订市场主导的三年产业发展计划,并促进本港检测和认证产业的发
展。
‧联同香港检测和认证局积极研究如何透过提供新的认证服务,以促进中医药在香港的发展。
4
‧与内地、区内及国际专家合作,对 200 种中药材进行研究和制订标准,从而促进中医药在
本港的发展。我们已经完成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