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阿勒泰地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pdf
2022年阿勒泰地区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教师在进行德育工作时,采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法。这是因为()。
A.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B.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C.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D.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答案】:C
2.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真正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A.教学监控的迁移性增强
B.教学监控的敏感性增强
C.教学监控达到自动化
D.教学监控由他控到自控
【答案】:A
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出自()。
A.柳宗元
B.欧阳修
C.韩愈
D.苏轼
【答案】:C
4.关于组织班会应注意的事项,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班千部要做好“导演”工作
B.班主任应是引导者
C.主题不宜过杂
1/15
D.要有的放矢
【答案】:A
5.教师根据教育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突发事件,迅速做出判断、
果断加以处理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教育行为称为()。
A.教育威信
B.教育机智
C.教育管理
D.教育创新
【答案】:B
6.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
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
需要的人的活动。这段话界定的是()。
A.开放教育
B.社会教育
C.学校教育
D.家庭教育
【答案】:C
7.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我国要实现经济,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
A.持续稳定发展8%
B.持续稳定发展7%
C.平稳较快发展7.5%
D.平稳较快发展7%
【答案】:D
8.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是()的表现。
A.课程即经验
B.课程即知识
2/15
C.课程即活动
D.课程即项目
【答案】:B
9.人类心理活动的基础是()。
A.反射活动
B.意识活动
C.精神活动
D.技能活动
【答案】:A
10.在实践活动法实施过程中,中心是()。
A.教师
B.学生
C.家长
D.校长
【答案】:B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
适龄儿童、少年。
A.允许
B.禁止
C.同意
D.认可
【答案】:B
12.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
A.成年期
B.青年期
C.少年期
D.幼儿期
3/15
【答案】:C
13.有关道德行为的论述错误的是().
A.是心理的外显
B.是一种内在心理因素
C.是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
D.是知、情、意的归宿
【答案】:B
14.以下关于智力与知识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A.智力完全随着知识的掌握而发展
B.智力水平决定掌握知识的数量
C.知识的多少等于才能的高低
D.发展智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答案】:D
15.不属于我国普通教育学校教学任务的是()。
A.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学生在课外独立自主进行学习的能力提高
C.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D.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答案】:B
16.指出“无论我们选教何种学科,都必须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教
育家是()。
A.杜威
B.赫尔巴特
C.布鲁纳
D.赞科夫
【答案】:C
17.篆刻分为阴文印和阳文印,北京奥运会徽“中国印”是()
4/15
A.阴文印
B.阳文印
【答案】:A
18.企业为生产额外一单位产量而发生的成本被作为()
A.平均成本
B.边际成本
C.总成本
D.机会成本
【答案】:B
19.下列篇目中,出自《诗经》的是
A.《离骚》
B.《关雎》
C.《九歌》
D.《天问》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