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台海采风图考卷一-中华科技史学会.PDF

发布:2018-04-01约1.41万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臺海采風圖考‧卷一 卷 一 白麓六十七居魯甫著 山左張之傑百器點註 安帄晚渡1 安帄距郡治,隔一衣帶水,為臺之門戶。設協標三營以轄之。煙火叢集,商 販往來,居然一大聚落矣。當晚景鮮和,清風淡蕩,水波不興,碧淪漪綠,霞綺 2 映紅,城堞參差 ,夕陽猶在,而歸人爭渡,鴉噪蟬鳴,不可謂非勝地也。前觀 3 察高拱乾有詩云: 日腳紅彝壘,煙中喚渡聲。 一鉤新月淺,幾幅淡帆輕。 岸闊天遲暝,風微浪不生。 漁樵爭去路,總是畫圖情。 4 今副使莊年 有詩云: 笳聲互動日沉西,一片蒼茫暮靄低。 夕照城邊催渡急,晚煙風裡裹帆齊。 水寒弄影光搖月,潮 長移舟浪拍隄。 卻怪群鴉棲不定,參差樓堞望中迷。 5 彰化令陸廣霖 亦有詩云: 高城極目勢蒼茫,向晚歸人一葦航。 月淨波光浮遠白,霞啣帆影帶昏黃。 參差樓閣迷雲樹,掩映漁燈上女墻。 市井只今誇極盛,可知濟渡賴津梁。 沙鯤漁火 七鯤身,纍如貫珠,沙線隱伏,拱護臺郡,以為屏,蓋自然之天險也。地有 1 安帄晚渡以次8 條為臺灣八景,由高拱乾定名。首見《臺灣府志》,該書卷十(藝文志)有〈臺 灣八景〉詩多首。 2 城堞,指荷蘭人所建熱蘭遮城,此時尚存。 3 高觀察,指高拱乾。觀察,道臺雅稱。拱乾字臨九,陜西榆林人。蔭生。康熙三十一年 (1692) 陞台廈道。任內主持纂修 《臺灣府志》,三十五年刊行,通稱《高志》。 4 莊年,字榕亭,江南長洲人 ,監生。乾隆六年(1741)任淡水廳同知。八年 ,陞任分巡臺灣道 按察史司副使 ,後署臺灣道。著有《澄臺集》一卷。范咸、六十七重修《臺灣府志》時,署協纂。 曾為六十七采風圖及《使署閒情》作跋,見 《重修臺灣縣志》卷十三(藝文)。 5 陸廣霖,字用賓,江蘇武進人,乾隆己未科進士。曾任連城縣知縣。乾隆九年(1744)改知彰 化縣,次年卸任。十一年回任,十三年以知縣身分護理淡水撫民同知。《重修臺灣縣志》署名校 輯。 15 中華科技史學會叢刊第一種 沙磧而淺,有澄潭而深,有窪而下,有聳而高,漁人舟子,悉集舠採捕於此。初 昏月未上時,遠火星星,或映林而半碧,或疊艦而聯紅,或帶霧而朦朧,或隨風 而隱顯,俄頃間,變幻百出。高觀察有詩云: 海岸沙如雪,漁燈夜若星。 依稀明月浦,隠躍白沙汀。 鮫室寒猶織,龍宮照欲醒。 烹頄沉醉後,何處曉峰青。 莊副使有詩云: 一帶沙平水亦停,漁舟鱗集傍遙汀。 寥天夜黑難邀月,極浦燈紅若聚星。 網蹙熹微穿爝火,波回歷亂盪流螢。 遠山欲看模糊甚,近岫還留半朵青。 彰化令陸廣霖亦有詩云: 高掛絲綸新月鉤,沙汀隱現泊漁舟。 煙籠小艇連檣語,風起孤篷一葉秋。 倒映水光星錯落,斜聯螢火影沉浮。 銀燈合向銀河瀉,絕似吳江古渡頭。 (抄本眉批) 6 安帄懷古 楊御史諱二酉作 春流夕照滿江平,島畔高懸海外城。 月帶鯤身猶是影,潮迴鹿耳幾聞聲。 荒亭落鶩衝霞入,舊院殘蛩隔樹鳴。 為問滄桑千古事,空餘戍壘滴寒更。 鹿耳春潮 昔人每以望海為大觀,臺郡觀海,莫如鹿耳。當春潮盛發之時,浤浤汩汩, 浴日蕩雲,騰波赴勢,涓流泱瀼,莫不來注。天輪膠戾而激轉,地軸挺拔而爭迴。 或溢浪揚浮,隨流泛轉;或决帆摧撞,望濤遠决;或電掣雷奔莫禦,或輕塵纖羅 不動;氣概萬千,何奇不有?何怪不儲?蓋鹿耳為臺郡出入必由,故曰門也。其 下為鐵嶕,舟觸之立碎,榜人用插標盪纓以為之識云。高觀察有詩云: 海門雄鹿耳,春色共潮來。 二月青郊外,千盤白雪堆。 線看沙欲斷,射擬弩齊開。 獨喜西歸舶,爭隨落處回。 莊副使亦有詩云: 桃花春漲浪如洚(與洪同),鹿耳門高勢更雄。 6 楊二酉,字學山,山西太原人。雍正癸丑科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乾隆四年(1739) 以御史身分巡視台灣並兼理學政,任內選諸生建海東書院。六年任滿返京。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